鹿港,在世人的印象中,是古色古香的小镇。翘起的燕尾、曲折的红砖小巷、多样的小吃,这些象徵性的物体早就烙印在大家的心中。
不过,在国共对峙的年代里,鹿港亦保存了一些相关的文化资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中央广播电臺鹿港分臺」。在鹿港眾多的庙宇古蹟中,鹿港分臺的存在是个特殊的例子。
中央广播电臺的前身是日本时代的「台湾放送协会」,后政府迁台后,为对大陆进行心战工作,除接收放送协会原有的财产外,又陆续建立分臺,其中鹿港分臺于1966年成立,成立当时其发射电力为全亚洲第一,距离达2000公里。
鹿港分臺昔日有宪兵驻守(1980年后隶属于国防部),记得小时候从那边经过总感觉到肃杀之气,也不敢在门口逗留。现在宪兵已经撤守,但伫立在大门前,脑海中还是脱离不了军事重地的印象。
鹿港分臺占地宽广,达7.14公顷以上,可分为电臺机房区、南北天线区以及宿舍区。由于属于军事用途,连个喷水池都有营舍编号,电臺四周还有护城河,四角落设置哨所,这些哨所至今都还保存完好。
鹿港分臺特别之处在于它有独立的变电设施,而且是国内第一个室内变电所,后来还吸引臺电前来取经。
占地宽广的鹿港分臺,宿舍区就座落在上图那个大草地的四周,住在这边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光这个宿舍区我看盖个大学绰绰有余。这些宿舍以及电臺机房区部分建筑似乎都有日式风味,但我不太确定是不是真的日式建筑,只能说屋顶是蛮像的。
对于部分的鹿港人而言,鹿港分臺的存在是他们所不乐见的,因为分臺距离天后宫相当的近,而每到假期,观光客总为寻找停车位所苦,这占地广大的分臺却无法停车。为此分臺曾有搬迁之议,却迟迟没有动作,因而乡亲们还曾经北上找立委陈情。
就在分臺之存废沸沸扬扬的隔年,彰化县政府将鹿港分臺列为目前彰化县的两个文化景观之一(另一个是线西乡蛤蛎兵营),而现在分臺的宿舍区也开放给外界停车,使这个鹿港国共对峙的活见证得以留存下来,而停车问题也得到解决。
如果你已经来过鹿港数次,对于那些雕梁画栋的精美庙宇建筑已经有一定的熟悉度的话,不妨花个十几分钟,逛逛这颠覆大家对鹿港传统印象的电臺,也许能让你有耳目一新的感受,不过假日时只开放宿舍区广场,平时若要参观,团体预约才有导览。
作者为一介小角色
照片来源:作者提供。
●经授权刊载,原文出处:乐风的民艺笔记部落格。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