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画主持人台师大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主任王馨敏表示,大脑无时无刻都在针对周遭环境进行预测,跨国团队以台湾婴儿为研究对象,让婴儿反覆学习「听到声音就会看到图片」的对应关系,之后,在测试阶段随机省略原本应该紧接着声音出现的图片。
在此同时,团队以「功能性近红外光光谱仪(fNIRS)」收集负责处理视觉讯息的大脑枕叶神经活动。研究显示,因为婴儿大脑能够预测图片会紧接着声音出现,所以即便图片没有出现,枕叶也会产生神经活动,团队称此神经活动为大脑预测讯号,显示婴儿的大脑预测力。
共同作者也是联合实验室成员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亚斯林表示,这项透过fNIRS进行的神经科学研究,除了发现6个月大婴儿的大脑预测讯号越强,在12个月大以及18个月大的口语词汇就越多,更突破性的发现,早期亲子共读促进语言发展,而大脑预测力关键性地强化了这个连结。
王馨敏认为,共读能够刺激大脑预测力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首先,即使在与不太会说话的婴儿共读时,成人还是会以预测性的问题和婴儿互动,例如:「接下来我们会看到什么动物呢?」,绘本提供讯息结构化的情境,让孩子的大脑能够在此情境中反覆练习预测新讯息。
王馨敏进一步指出,亲子共读也提供互动轮替式的情境,互动轮替时,双方必须不断预测彼此的思想行为并提前准备好对应方式,才能在对方停顿时做出即时回应,共读让婴儿有更多机会进行互动轮替。
也是计画成员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曾志朗表示,目前联合实验室在台北和宜兰都有研究的空间,也正与「爱的书库」合作在南投建置实验空间,研究网络将遍及台北、宜兰、南投、嘉义、澎湖、花莲等地区,期盼未来结合这些研究网络,收集来自于不同区域的婴儿大脑资料进行比较。
这项研究成果已刊登在高影响力的国际期刊《Brain and Language》以及《PLOS ONE》。台师大将运用相关科技与美国耶鲁大学、联合国文教组织共同努力进行全球扫盲以及提升非英语系国家国民英语能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