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1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政治报告。据路透引述首尔延世大学国际关系教授鲁乐汉解读,由于坚持防疫清零政策导致经济社会压力,习近平的演说听在许多民眾耳中显得有辩解意味,且演讲中心含义似乎在「安全」,分析此词习近平已多次使用,不仅外交政策领域,还用在经济和公共卫生议题上。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助理教授庄嘉颖也认为,在「二十大」报告中,谈论安全次数比以往要多,也确实大陆需要担忧事情要比5年前多,包含与美国竞争更为激烈、以及俄乌战争、新冠疫情等。

香港大学财经教授陈志武分析,习近平已不像以往那样强调经济发展。过去从「十四大」到「十九大」,经济发展每次都被明确定义为党的中心任务,但这次却完全没有提及,重点反而是「完整」与「全面」的发展。也就是说,党不再单单致力于经济发展,而是要推动政治、社会、环境和文化发展。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吴木銮表示,安全似乎是习近平最大的关切,「他的说法是中国面临很多危险,比喻说这个国家好像处于战争状态,而他则是救世主。他以这种说法,试图让人们团结在他的周围。」

吴木銮指出,过去大陆领导人将执政的合法性基于能推动经济发展之上。现在面对经济放缓,习近平试图将执政合法性从经济发展转换为安全,也就是说只有他能够挽救和保护大陆。

#习近平 #经济发展 #二十大 #安全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