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媒体爆料,军方2018年採购防弹衣布料爆出弊案,包商竟以中国制产品交货。民进党立委蔡适应追查,未来是否会再发生类似事件?国防部资源司副司长董中兴保证「不会」,会经过安全查核了解厂商背景。董中兴说明,目前有47家厂商申请招标,通过第一阶段实质审查的有18家,目前有7家安全厂商正在执行安全查核,蔡适应对次呼吁,查核认证必须严格落实,避免中国制零件影响安全。

蔡适应关切防弹衣布料弊案,是否有纳入《国防产业发展条例》规范?董中兴回应,「目前还没有」,因为《国防产业发展条例》是从去年开始施行,公告的703项列管军品中,是针对112年以后要採购的军品。蔡适应追问,那112年之后,防弹布料是否包含在列管军品内?董中兴回应,「有涵盖」。

蔡适应询问国防部,依照目前媒体报导或是国防部的内部查核来看,未来是否会再发生类似事件?董中兴肯定回答「不会」,会经过安全查核,查核中就能知道厂商背景,包括是不是中资、资讯安全等。蔡适应说,目前国防部採购中,常常被提出来的争议是中国制产品,无论是国防部自行採购或是委托给中科院,很多採购过程发现有中资产品或中国制造的零附件,究竟但部分被动式零附件是否算核心零组件?

蔡适应举例,假如国防部採购一批手机,虽然是台湾制造,但手机内的零组件是否有中国生产的零件,零件占多少比例合格?未来是否列为查核?军备局回应,安全查核中,包含人员查核、设施查核、资讯安全的查核,零件为设施查核部分。

蔡适应说,这次在考核发现,厂商设备生产的数量不足以履约,虽然终止了程序,但这在招标过程中不会发现,也因此武器获得的期程就被往后顺延。蔡适应认为,安全查核要确实落实,并询问在明年开始执行前,现已执行多少厂商查核?军备局回应,目前申请有7家,已完成5家,另有2家仍在书面审查阶段。

董中兴说明,目前有47家厂商申请,通过第一阶段实质审查的有18家,目前有7家安全厂商正在执行安全查核。蔡适应说,未来恐有4、500家厂商来申请招标,担心国防部认证量能不够,要求国防部就查核安全部分要严格落实。

#查核 #蔡适应 #国防部 #中兴 #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