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河川河身短、坡度大、水流急,桥墩基础裸露的情况相当普遍,过去桥梁管理单位多以「鼎型块」迭放在桥基周围来解决,但鼎型块经过日久冲刷仍会被掏空。交通部运输研究所经过将近3年试验,将常用于保护边坡的「地工织布」用来保护桥基,效果非常好,只要增加10%成本,就可减少90%维修面积。
运研所主任蔡立宏表示,「地工织布桥梁基础保护工法」今年4月拿到经济部智慧财产局发明专利发明第I759792号,还获得甫结束的2022年台湾创新技术博览会发明竞赛银牌奖。该工法目前已提供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应用于今年度桥梁维护作业。
运研所第一科科长赖瑞应表示,铁公路跨河桥梁桥墩基础常因河水冲刷而裸露,影响桥梁安全,过去桥梁管理单位多以刚性的鼎型块迭放在桥基周围,以提升抗冲刷能力,但经过河水长期冲刷,鼎型块底下粒料仍会被掏空,使得鼎型块倾斜或流失。有鑑于此,运研所从常用于边坡防护的地工织布获得灵感,参考港埠工程沉箱式码头设计,将既有的鼎型块下方增加一层地工织布,效果非常好。
该计画选定国3大甲溪桥做实验,经过去年8月卢碧颱风豪雨狂炸的「洗礼」之下,没有加铺地工织布的鼎型块,明显有流失或是倾斜的情况;加铺地工织布的鼎型块。日后所需维修面积可减少约90%,有效延长桥基寿命,并减少维修频率。1个桥墩所需鼎型块经费约600万元,而地工织布成本约60万元,等于只要增加10%成本,就可减少90%维修面积。
赖瑞应也是新工法的发想人,他表示地工织布(Geotextile)是将聚丙烯纤维(PP)利用织造方法所制成,具高强度、高透水性、耐腐蚀、抗紫外线、无污染性,材质柔韧便于施工,在国内外土木工程的边坡保护、基础加强、河岸及海岸保护等应用非常多,是非常普遍且容易取得的材料,只是较少应用在桥基保护。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