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化心魔难解?故宫南院争议过去引发不少讨论,脸书粉专「逆风的乌鸦」18日发文指出,故宫南院渐渐长成故宫的形状,他认为大量展出台北故宫的文物不打紧,但竟得想各种方法、名词来迴避敏感的「中国」、「中华」,改用亚洲、东亚、国宝等字眼,甚至最可笑的是「一个道教皇帝对瓷器制作的影响」特展,令他哑然失笑大酸,把明朝、嘉靖写出来很困难吗?直呼这「不是困难,是心魔」。

他指出,从计画以来,故宫南院的争议就不小,尤其是到底怎么定位的问题。最直观的做法,就是把故宫南院当作故宫的分院,相同的展品轮流展出。不过这样的想法,显然不合台湾的主流民意。前总统陈水扁执政时,将之定位为「亚洲艺术文化博物馆」,2018年,故宫南院公布的定位是「地理大发现时代东亚地中海概念中的台湾福尔摩沙」(说实在看不懂这是啥);现在官网的介绍,是「海峡两岸建构第一座加入亚洲宏观思想策划展览的艺术文化博物馆」(这也看不太懂)。

其实变来变去,就是要让故宫南院的定位避开「中国因素」。只是这样的企图,看起来是失败了。以此时此地正在故宫南院的三个特展、五个常态展来看,总计展出863件展品,其中来自台北故宫的,就有568件,整整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二。

图里的统计,是逆风的乌鸦从各个展公开开放下载的展品资讯计算而来。而且他採取的是最严格的计算方式,这500多件,只把编号是「中、北、故、中日」这几个是由大陆搬来的文物列入计算;台北故宫期间购入、受赠的,都没有计算进去。如果计算进去,可能会占八成以上(比如说常态的佛陀展,展品大多都是2004年台北故宫受赠的)。

另一个让人「细思极恐」的点,是大家可能还记得,台大社科院长苏宏达过去写过一篇文章,说蔡政府打算把台北故宫的文物搬到故宫南院,他因为这篇文章被查水表,故宫还出来否认。但从公开的资讯来看,却证明苏宏达的说法有几分可信度。在「东亚茶文化」常态展展出的99件来自台北故宫的藏品里,有91件标注的展期是「全期」;佛陀展的21件来自台北故宫的展品,也有7件展期是「全期」,这背后的意思是啥?

「其实我一点都不反对故宫南院大量展出台北故宫的文物。」乌鸦强调,但是躲躲藏藏半天,最后还是避不开,甚至得想各种方法、名词来迴避敏感的「中国」、「中华」字眼。看这八个展就知道,每个都有中华文物,但却没有一个有「中华」、「中国」这个词。人气国宝展?谁的国宝?最可笑的是「一个道教皇帝对瓷器制作的影响」特展,什么道教皇帝?把明朝、嘉靖写出来很困难吗?「不是困难,是心魔。」

#故宫南院 #台北故宫 #逆风的乌鸦 #心魔 #去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