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殡葬习俗改变,入塔供奉需求增加,桃园市观音区现有10座公墓,无纳骨设施,市府规画于第六公墓新建纳骨塔并分2期迁葬。观音区公所依规定发放补偿金,配合民眾要求设货柜提供暂置空间。但民眾质疑,纳骨塔工程进度停摆,盼加速作业别让祖先骨灰罈挤在夏热冬冷环境中。桃市府殡葬管理所表示,因原物料上涨2度流标,将检讨预算预计明年6月再招标。
观音第六公墓1997年起禁葬,市府规画新建纳骨塔,预算约1.9亿元,预计打造地上4层建物,设置约5100个骨灰柜位、900个骨骸柜位等,同时规画联合祭祀空间、管理室、休憩与停车空间等服务性设施。殡葬管理所指出,去年5月与6月曾公告上网招标,但因原物料涨价与预算不符而2度流标。
观音树林里长吴进昌近来接获许多陈情,民眾反映大堀第六公墓多年前就说要盖纳骨塔,却迟迟看不到进度,祖先骨灰罈待在拥挤的货柜内,夏季高温冬天寒冷,担心影响子孙运势。吴进昌说,流标后进度停滞,台湾敬祖精神流传已久,乡亲看见祖先骨灰罈待在恶劣环境难免会担心。
吴进昌表示,第一期范围迁葬完成,纳骨塔工程却遥遥无期,民眾心中恐慌,近来天候不佳,深怕下雨货柜会渗水,对内部情况不得而知,建议加盖简易屋顶。他也说,有合适公墓可打造纳骨设施应效率执行,其实民眾对纳骨塔兴建乐见其成,呼吁加速作业别让民眾痴等。
对此,观音区公所说明,公所依照迁葬办法发放补偿金给民眾,也配合要求设置货柜,民眾可自行选择迁至他处或暂时安置在货柜中,目前现场有8个货柜,安置约700个骨灰罈,公所会确保内部不漏水,也不会出现损毁情形,若仍有疑虑,可联繫公所开门将骨灰罈安置他处。
观音区公所指出「预算追不上物价上涨」,工程经歷2次流标,现正检讨预算规画,原预计打造4层建筑,恐因此缩减量体,并召开地方说明会,与乡亲达成共识,选择最适合的方案。殡葬管理所也提到,待公所检讨预算后,预计明年6月第3次公告招标,若招标情况顺利,8月可开工,工期约1年半,预估2025年初完工。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