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杉林区的枋寮溪谷经后山南棱到六龟里(今六龟),在日治时期臺湾堡图中,曾记载这条连接楠梓仙溪和荖浓溪两端的小路,过去,大武壠族往来两地交易,汉人经此翻山越岭前往臺南,1871年英国摄影家约翰・汤姆生的南臺湾行旅,也为此段古道留下珍贵的影像纪录。古道因公路开发而逐渐被遗忘,透过步行探秘,爬梳荒烟蔓草间的人文遗迹、拜访见证六龟繁华的池田屋和洪稛源商号,同时也感受秋高气爽的南部里山之美。
踏上百年山径,打卡约翰汤姆生的足迹
早期高雄杉林区木业兴盛,伐木锯板工寮聚集溪畔逐成聚落,闽南语称为「板寮」(读音邦寮),意指木头的工寮,演变成现今地名「枋寮」。枋寮的金兴社区已有四百年歷史,大武壠族世代聚居于此,六龟隧道尚未开通之前(1937年之前)是往来臺南与六龟的必经之处,现在则是重见天日的「杉林-六龟古道山径」起点。
与大武壠族人杨永坤(坤哥)约在金兴社区伍龙庙会合,简单的入山祈福仪式后,从金兴吊桥下切进枋寮溪底,入秋的南臺湾已进入乾季,溪谷平坦宽阔,阳光仍有些炙热,清浅溪水流过脚踝,带来沁凉的疗癒感。坤哥告诉我们,河谷原本深达7米,处处大石与深潭,即使冬季枯水期也不会乾涸,山壁上有人工架设的水圳,当时这段山径即沿着水圳修筑,八八风灾后泥砂淤积,改变河谷地貌,现在才能轻易地溯溪而上。
古道记录山区族群关系与经济活动的脉络,日治时期大武壠族人用木耳和山羌、山羊的毛皮与汉人交换生活所需,沿海地区的人则带来鱼货交换苎麻,当时山径上的「贩仔间」是廉价旅社,也是物产交换中心,六龟、旗山、内门和臺南一带的商人常相约在此。
民国50到70年代,溪谷两侧山坡皆种满树薯,枋寮人因这项经济作物而富裕,坤哥说:「联外道路民国63年才完成,以前去六龟看电影,都扛着脚踏车走这条路,那时脚踏车跟保时捷一样,我们村里因为种树薯所以买得起。」平凡的山野溪谷,加入坤哥的年少回忆,变成栩栩如生的日常剪影。后来人力成本提高,本地树薯价格比不过泰国低价进口,作物被芒果树和龙眼树取代,只是龙眼总未能等到採收就被野生猕猴搜刮一空,居民们逐渐放弃作物,把溪谷山林还给自然,没有经济活动的山径也逐渐消失在人们的生活里。
继续前行,不久后来到荖藤溪和粗坑溪交会处,美浓爱乡协进会李永龙老师拿出约翰・汤姆生的照片比对,黑白影像中,大武壠族武装向导手拿火绳枪、腰上佩刀,显示出汤姆生一行人从甲仙、荖浓、六龟里返回枋寮的路程危机四伏,坤哥指着前方山棱线说:「那边叫做『护埕仔岭』,护埕就是臺语的『门槛』,听阿公说,以前原住民如果要来出草,这里就是哨口。」亲临歷史现场,不自觉也感染些许紧张气氛。
一路上,坤哥随手採摘植物说明功效,罗氏盐肤木是以前大武壠族盐分的来源,咀嚼酸藤的叶子可以解渴,蒲姜的叶子搓揉后放在鞋内除臭,闭鞘姜的茎富含水分,爬山缺水时靠它救命⋯⋯植物与生活紧密相依,正是原民的生活智慧。
古道的前段涉水上溯,后段接上山径,经过电塔后一路上坡,沿途可看到日治时期推动抚垦政策,为通报监控而架设的旧木电杆和碍子,树林间留下刨木薯籤的旧机器,棱线高点则有一个臺湾总督府殖产局设立的基石,相当罕见。接着下行至旧称「石埕」的后山驳坎平臺,石砌驳坎为清朝的原、汉交界处,而古道结束前遇见的笋灶与笋堑的遗构,则是近代採笋的痕迹。
全程约7公里的山径如同南臺湾的掌纹,让我们窥见浅山地区的常民生活,梳理六龟山林的产业脉络与族群互动,将百年岁月浓缩在短短5个多小时的行程中,收穫丰富。
六龟歷史场域再现
追随日治时期住在枋寮大武壠族人的脚步,在神农宫离开山径,进入繁荣六龟里。当时,六龟里是伐木、採樟重镇,设有发电所和行政中心,日人、闽南、客家、原住民族群往来交易热络,走进位于老街三角窗黄金位置的「洪稛源商号」,彷佛还能看见人声鼎沸的物产交易盛况。
「洪稛源商号」六龟支店是洪见涛于1914年开设,原本居住在旗山的他到六龟任职警察,时常受托将原住民的作物或猎物带下山交易,凭藉着与原住民的良好关系,以及在旗山开设洋杂货及蕃产交换商号的经验,于六龟住家开设商号支店,经营杂货、菸酒买卖、以及原汉山地物产交易中心。古厝为当时少见的砖造建筑,亭仔脚串连外缘,歷经一年的整理,修旧如旧,让这栋住商混合的L型街屋风华再现,室内仍保留六龟首富的日式床组、梳妆台、商柜等物件,满盈室内的桧木香气似乎凝结了时间。
商号对街「池田屋」是另一个与樟脑产业发展及六龟警备线设置相关的重要歷史场域。1929年池田兵太郎开设池田屋旅舍,作为接待外来日人、军队驻防或供作日警宿舍使用。直至民国42年由高雄客运承租,民国50年承购设站,正式成为六龟区对外门户,经高市府推动的「六龟之心」山城再造计画整修復原,保留日式旅社建筑格局和编竹夹泥墙,也留下高雄客运候车亭的样貌,让不同年代的生活重迭交错。
走过山林古道与六龟里的曾经风华,意犹未尽地再转往旗山,继续追踪在高雄旗糖农创园区展出的「1871臺湾印象—约翰·汤姆生影像中的山、海、人」,黑白光影带领观者回到1871年的六龟里和枋寮山区,对比原地重拍的彩色照片,回想适才双脚走过的轨迹,歷史再也不是看板上的文字,已成为身体记忆的一部分。
Information
• 「杉林-六龟古道山径」导览
金兴社区发展协会-杨永坤(坤哥)
电话:0932-889588
• 六龟池田屋
时间:每周六、日及国定假日10:00~16:00开放参观
地址:高雄市六龟区华南街9号
• 洪稛源商号
时间:10月29日14:00~20:00、10月30日10:00~16:00配合活动开放参观;另11月开放时间,可至六龟区公所官网-最新消息查询。
地址:高雄市六龟区华南街37-47号
• 1871臺湾印象—约翰·汤姆生影像中的山、海、人
时间:即日起~12月18日,每周二至周日10:00~18:00,周一休园
地址:高雄旗糖农创园区7号仓库(高雄市旗山区忠孝街33号)
电话:(07)662-6776
本文作者:李晓萍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