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台饭店业者大喊缺工之际,敦谦国际却可以不断逆势扩张版图,它要如何利用智能化,颠覆旅馆业?
因防疫封锁两年多的国境终于开放,原本提供入境者隔离的「防疫旅馆」正式退场,恢復一般经营。
过去被称为「海啸第一排」的旅馆业,正面临大洗牌。近一年来,积极在全台攻城掠地的智能旅店系统敦谦国际,更加快脚步扩大市占率,预估今年底在海内外将衝至4100间房,可望成为全台最大旅馆业者。
敦谦只花不到3年的时间,将房间规模从63间扩充成3200间,以每月平均增加两家旅馆的速度扩张,而近一年的旋风式成长,引起旅馆业界侧目。
若以房间数排名,连丽宝集团旗下的福容饭店规模,只能排在敦谦之后,让人好奇它是如何在疫情期间突围。
目前敦谦集团旗下共有14个不同品牌、合计44家旅馆,其中有40家是在2020年2月疫情爆发后,才陆续加入,并由敦谦承租;当中最知名的就是原阳明山中国丽致大饭店(已更名为雀客藏居台北阳明山温泉饭店),也换了招牌加入麾下,其余洽谈中的还有7、8家,若顺利的话,今年底可望再增加8、9百间房。
「这一波防疫旅馆退场,是我们再次跃进的机会。」一路主导公司扩张的敦谦创办人兼执行长吴秉庭指出,不论是老旅馆面临世代交替、二代不想经营,或是单打独斗的小旅馆,无力更新订房系统或导入智能服务,兴起退出市场的念头,都是敦谦的潜在接手目标,「在全球疫后旅宿復甦的时刻,我们希望透过智能技术,发起一场旅宿业经营技术的升级战。」
建立流程 3周内接手经营
「Sam(吴秉庭英文名字)的战斗力很强。」敦谦一位高阶主管透露,吴秉庭在公司成立一支开发部队,专门物色旅馆品牌,小到只有7间房的民宿,大到公部门BOT(兴建营运移转)案,也愿意尝试,因为已建立标准作业流程,只要双方完成签约,即可在3周内换上新招牌、重新营业。
吴秉庭则说,敦谦从不走「高、大、上」路线,快捷、年轻仍是目标客群,因此多锁定交通便利的都市型旅馆,为优先洽谈对象,房间数多寡并非考量重点。
事实上,敦谦在7年前由叶维迪、吴秉庭两人创办,当时以「鹊丝旅店」品牌在台中逢甲商圈成立,诉求入住饭店不需要排队等待,旅客透过「自助机台」登记,5分钟即可入住;此外,它推出房务机器人、手机当房卡等新创技术,希望透过「全亚洲第一家无人旅馆」的特色,快速复制到全台各地。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