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动物园大猫熊「团团」自10月16日开始出现后肢无力、食欲下降情形,每天的竹叶进食量、排便量及活动力持续下降,为了瞭解「团团」的疾病进程,再度安排「团团」在22日上午前往台湾大学生物资源暨农学院附设动物医院接受脑部磁振造影(MRI)检查。
大猫熊「团团」自8月31日被观察到再度发生异常行为后,至10月15日之间未再发生疑似癫痫的症状,原本预计在18日让「团团」到大活动场与游客见面,但保育员在16日发现「团团」左后肢动作较迟钝,施予坐下定位指令时,其后肢不易伸出就位;17日「团团」出嫌走路步伐缓慢,后肢明显无力,食欲也开始下降,照养团队为求谨慎,决定让「团团」仍暂留置后场。
园方表示,今年10月以来大猫熊「团团」的粪便量(食欲食量指标),除了12日总重为9.6公斤外,其余天数均有10公斤标准,甚至达到15公斤以上的优良水平,但在16日「团团」开始出现后肢无力、食欲下降情形时,兽医师检查、血检报告显示「团团」并无感染情形,推测可能是脑部病因所导致。
动物园指出,接下来紧密观察到「团团」每天的竹叶进食量、排便量及活动力持续下降,甚至不到以前平常的一半,保育员在动物训练时「团团」无法像过去一样,依照指令用鼻子碰触到目标棒,后脚步行状态亦不復以往。
园方说,16日开始,在动物园医疗团队积极与医疗顾问团队专家讨论下,兽医师投药并给予输液舒缓「团团」不适的症状,保育员也从日常饲粮中添加蛋白质、维生素E、B群、补体素及膳食纤维等营养补给品,并增加喂水的次数,让「团团」维持足够的体力对抗病魔。
动物园指出,为了儘早确认「团团」的病况,同时与台湾大学生物资源暨农学院附设动物医院协调检查时间,安排「团团」22日上午再度接受脑部MRI等检查。
检查前后歷时约3个小时,为减低麻醉风险,邀请臺大医院麻醉部医师黄启祥全程协助「团团」麻醉监控,「团团」在22日中午约1点左右顺利甦醒,由动物医疗照管团队护送返回动物园大猫熊馆休息,动物园将在各项检查结果出炉后与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讨论,以为后续的医疗照护方向评估及建议。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