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东堪称台湾观光大县,国民党屏东县长候选人苏清泉表示,如果有48.8亿,会拨提部分预算,重振屏东县的老街文化,把钱用在「老街新生、重振老街文化」,让返乡青年,可以在地从事文创产业。
苏清泉认为,老街是先民生活的缩影、文化的印记,是重要文化资产。屏东有许多老街,每一条老街都有它独特的地方,如内埔阳济院老街(内埔老街)、西盛老街(五沟水老街)、水底寮老街、恒春老街等。虽然政府曾花大钱营造老街,但烟火式地闹腾一翻,没有完整永续配套内涵,且随着屏东人口大量外移,青年无法留乡工作,在城乡发展蓝图下,老街逐渐颓圮凋零、被遗忘。
苏清泉表示,内埔老街在2006年10月红红火火地揭开帏盖,曾是游客络绎不绝、携家带眷造访的地方。老街浓厚文化底蕴涵盖天后宫、昌黎祠、步云居、香谷居、青花巷、东望楼等。
然而前阵子与团队走访这条主打客家文化特色的老街,看到已经公告为古蹟的内埔第一座楼房,在东成路上的东望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门深锁、屋顶塌陷,以塑胶布覆盖、墙柱被榕树的气根攀咬、屋内堆满杂物。
从东城路转入阳济路,沿路的景观是徒留招牌或当年煞费苦心制作的摆设,走入寂寥青花巷,擦肩而过的都是踽踽独行的老人。
其中一个店家的儿子分享说:「没办法啊!住在这里的大部分是老人,儿女们在外地打拚生活,在都市城乡发展需求下,年轻一代都希望拆掉老建筑,兴建现代化的居住环境比较实在,像内埔盛极一时的内埔清河戏院,明年就要拆掉,盖成大楼,到时候老街的样貌就会渐渐消失了!」
苏清泉好奇询问:「小弟弟,你多大?怎么对老街这么熟悉?」他说:「16岁,读高中,从国小就对乡土古蹟有兴趣,开始搜集资料,也曾经参加台大举办的文化营。」妈妈则笑说:「他可是从幼儿园就开始接触乡土文化了!」
由此更可见屏东县是能有新一代年轻人对自己居住地方的认同与感念,对歷史文化资产的珍惜与维护;但可惜的是,目前愿意重视人与土地、人与歷史、人与文化血脉的太少了。
仅止于各地少数的文史工作者背负起这个责任,或是有些社区发展协会也看见即将消失或变质的文化资产。苏清泉说,被这青少年所展现出的情怀深深感动,他认为老街新生、老街再现风华、社区特色整体营造是县政必须投入的重点之一。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