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区农改场5日举办「夯食农、原力现」成果展,场长陈信言表示,因为时代变迁,导至原民传统作物的种原及相关智慧等传承出现中断危机,该场辅导5个部落建置保种圃,除了促进原民作物的保存以外,更成为部落食农教育的传承基地。
为了展现近年来推动食农教育与部落农业成果,台东区农改场办理「夯食农、原力现」活动,其中「找回原力」更是主题亮点之一。
陈信言表示,台东县的原住民族群有丰富的特色作物及多元的利用智慧,但是由于人口外移及老化等现象,导致原民作物种原及相关知识的传承出现中断危机。
为此,台东场与有意愿的部落合作,搜集重要或有传承中断危机的特色作物清单,协助搜集种原、育苗繁殖并定植于保种圃中,今年度已陆续辅导电光、山领榴、加拿、桃源及达鲁玛克等5个部落建置保种圃,协助部落找回原力。
其中,电光及山领榴具有悠久的野菜採集经验及制作酒麴的文化,主要协助龙葵、昭和草、小金英及木虌果等10余种原民野菜,与大叶田香、山素英及山泽兰等10种酒麴作物保种繁殖。
加拿部落保种繁殖作物包含双花龙葵及龙葵等5种野菜与大叶田香及山素英等10种酒麴作物。桃源部落则与桃源国小社团课程合作,设有实习田区,轮作油芒及小米等20余种杂粮与豆类作物。达鲁玛克部落主要为小米、毛薯及木虌果等作物。
陈信言强调,透过设置保种圃、投入技术辅导及进行数位典藏等工作,除了让部落文健站的耆老能就近採集所需的植物种类外,更成为部落食农教育传承基地。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