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欧语系法文组大四生洪湘亭,向学校争取到这学期跨成大修化学系3门共7学分的课程,朝文物修復师的职涯目标努力。对于洪湘亭跨校选修超过规定的6学分,政大校长李蔡彦不但同意,还在核批公文写下「加油」给予鼓励。
洪湘亭未来的职涯目标明确,因此她选课时的关键字就是「艺术」两个字为主,从东方到西方,校内选课她涉足歷史系、民族系、哲学系等系开设的相关课程,多方加深自己对于艺术的认识。除了跨系学习,跨校也在她的布局里,跨师大和成大,堪称自主学习的典范。
这一切自我觉察来自她的高中阶段,在一次以墨西哥女画家芙烈达卡萝为题的专题研究中,激起她对于艺术的好奇。后来她观看知名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片中文物修復师的理念深深撼动她,自此成为专业文物修復师成了洪湘亭的人生目标。
不只是选课学习,她更积极累积实务经验。去年,她到TSJ蔡舜任艺术修復工事实习,还参与台南马公庙的门神修復工作。脱离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实际跟着修復师工作一整天,体会修復师长时间专注在作品上的辛苦,也让她认知到基本功的重要性。
今年暑假,洪湘亭进入故宫博物院的展示服务处实习,协助青少年导览志工培训。故宫南院的丰富艺术资源与深厚的人文底蕴,建立她对博物馆策展、艺术跨界合作的基础认识,透过与资深的前辈相互交流,也从他们的人生故事汲取经验,让自己确立的人生目标有更清晰的轮廓。
在洪湘亭的大学生活中,她对于自己丰富的修课经验理出一套自我见解。她觉得学习有分很多种类,有些课是累积专业实力的必经过程;主修的法文,是研究艺术文献的重要工具;绘画能力则是艺术修復师的必备技能。
「也有一类课程只是纯粹因为喜欢、好奇而去学习。」洪湘亭认为,这种学习是一种浪漫的探索过程,就像是在搜集一把把的钥匙,透过这些经歷,逐渐匯流与交迭,在某个时刻会发现那把打开心中向往那扇门的钥匙,刚好就握在手上。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