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民眾可书写于便条纸上,与展板照片结合。(蔡明亘摄)
观展民眾可书写于便条纸上,与展板照片结合。(蔡明亘摄)

桃园航空城开发中,大园许多人文风貌将走入歷史,航空城文史调查驻地工作站办理「回忆当园,大园区歷史变迁互动式展览」,以在地照片为主轴,汇整歷史变迁。观展者可使用现场照片、展架与书写留言等,组成不同意义的新叙事资料,开展至今已有许多人到场写下回馈,不同视角声音也让观展者以多面向认识大园,展期至11月底,欲观展者要把握机会前往。

展场有许多大园在地老照片。(蔡明亘摄)
展场有许多大园在地老照片。(蔡明亘摄)

航空城文史调查驻地工作站6月开幕,以社区互动与文史搜集等方式记录在地记忆。驻站团队表示,这次採互动式展览,除团队自摄照片外,也展出许多居民提供的老照片,其中有民眾曾在华航服务超过20年,保存不少当年机场、飞机实景照,也在现场写下这些年来的回忆与期许。

参与文化小旅行的民眾写下回馈。(蔡明亘摄)
参与文化小旅行的民眾写下回馈。(蔡明亘摄)

驻站团队提到,7至8月办理8场文化小旅行,带民眾深度走读航空城范围内聚落、地标与改变中的地貌,聆听讲师讲述歷史记忆,每场约20多人参与,这次展览也将小旅行过程展出。参与民眾中,有人参与首场后意犹未尽,陆续带亲友报名参加,也带上从小居住在此的父亲共同走访,虽触景伤情,但也对故乡有进一步认识。民眾回馈中,更有人写下「每个走读的点,匯聚成难忘的线,团结为人文歷史及值得回味的面」,显见家乡在居民心中有重要份量。

展板上也有老照片提供者写下画面中的故事。(蔡明亘摄)
展板上也有老照片提供者写下画面中的故事。(蔡明亘摄)

现场展板上也挂有许多大园人共同的回忆,包括已封上木板的房屋街景,曾遇火烧的地景艺术节月兔、曾是沿海地区唯一且最高级的坤成大旅社、眷村建国八村、竹围福海宫等,无论是黑白老照片或彩色现景照,都将配合航空城开发,在近年内消失不见。

大园居民的回馈内容,可见故乡在居民心中占有重要份量。(蔡明亘摄)
大园居民的回馈内容,可见故乡在居民心中占有重要份量。(蔡明亘摄)

驻站团队说,透过与民眾进一步交流,更便于保存歷史文化,10月也在中原大学办理2场青年社会参与论坛,请来中央大学歷史所教授皮国立,分享田野调查后的在地奇闻轶事;另邀请航空城纪录片《记忆家园》导演李立劭,讲述在大园拍摄记录多年的心得。2场讲座约60人次参与,将国门周遭故事传递进校园,关怀桃园转瞬即逝的故事。

驻站团队也提到,「回忆当园,大园区歷史变迁互动式展览」将展至11月底,另11月14日至26日则在航空城联合服务中心A、B栋穿堂举办「园生地」2022航空城文史调查驻地工作站成果展,统整近半年来的成果,邀请民眾来观展,认识大园居民的生活记忆。

#桃园市 #航空城 #大园 #歷史 #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