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学网路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主任沈逸9日在大陆《环球时报》撰文指出,大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日发布《携手构建网路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对当今世界来说,这是在动盪变革期持续推进全球网路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宣言书。向世界展示推进全球网路治理秩序良性变革的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沈逸表示,今年4月底,美国政府主导宣布了《网际网路未来宣言》,在中方发布白皮书之后,有舆论尝试比较两者异同。从本质来说,两者没有可比性,因所谓的《网际网路未来宣言》是用来掩饰华盛顿无能与失败,为美国网路霸权强行「挽尊」的瑕疵品。《网际网路未来宣言》脱胎于美国政府用意识形态在全球「画线站队」,以此构建对华战略竞争新思路的构想。其最初设想,是组建「联盟」,而非发表「宣言」,主要起草者中有不少与台独关系密切,相关团队与其说是全球网路空间治理「专家」,不如说是一群「门外汉」与「捣乱者」。天真而鲁莽地认为,可以用美式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重构全球网路治理秩序。他们一厢情愿地以为,只要美国政府拿出「普世价值」大旗就可以在网路空间为所欲为。

沈逸称,按照美国政府计画,2021年12月召开「世界民主峰会」是推出这一设想的最佳时机,然而却遭到严重挫败。全球网际网路社群有识之士,包括美国国内一些长期活跃于网路空间治理领域的知名专家,毫不客气地否定了华盛顿建立所谓「联盟」的计画,认为这个「联盟」的根本目的就是用意识形态对网际网路进行阵营切割,其方案充满了看似专业却在本质上属于主观臆测的胡言乱语,相关制定者实际上是一群藉意识形态和「人权」理念瞎折腾的职业闹事者,对全球网路空间治理的真实展开与运行现状缺乏最为基本的认识和理解。

沈逸认为,当然,美国政府一如既往地表现出巨大的「灵活性」和「韧性」:一方面死撑着不认错;另一方面悄悄地一再推迟「联盟」成立时间,最后不得不拿出一个丝毫不具有约束力的宣言草草收场,拙劣诉求溢于言表,而全球网路空间治理各方对此也心知肚明。

沈逸强调,从更加宏观的面向来说,《网际网路未来宣言》与《携手构建网路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正好以视觉化方式,具体表徵了当今世界进入动盪变革期的含义:

动盪,指的是原有秩序无法继续发挥其作用,又暂时无法产生有效的新秩序。其根本原因,就是曾经主导全球公共品供给的国家失去了继续承担维持和更新公共品职能的意愿与能力。而《网际网路未来宣言》就是个别国家已经无法继续按照当今世界所需要的那样,在全球网路空间治理秩序中继续发挥其应有功能的一个缩影。

而变革,指的是伴随着力量对比变化,新的行为体将以符合时代潮流的方法,以负责任的方式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公共物品,促进国际体系发生积极和良性的演化,解决问题、满足需求。中国发布《携手构建网路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不仅归纳总结了中国的经验,而且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取得的最佳实践,展示了中国为网路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持续不断作出努力的决心。

#网路空间 #命运共同体 #网际网路 #沈逸 #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