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奶油色的拉不拉多犬—「Roger」是今年唯一通过全国灾害搜救犬IRO(International Rescue Dog Organization,国际搜救犬组织)国家评量检测高级认证的搜救犬,不只成功晋级,还创下在臺湾睽违3年后,再次出现达到世界杯标准的高级搜救犬!
高市府消防局目前共培育10只搜救犬,这群赤足英雄是如何通过训练,成为消防局的「神队友」呢?本期单元特别访问领犬员,由他们分享这些神队友的日常和出勤点滴。
瓦砾堆上的赤脚搜救英雄
民国88年发生让人至今余悸犹存的921大地震,国内缺乏搜救器材与技术,更遑论搜救犬,当时全仰赖海外救援团队人道支援,政府关注到这块缺口,开始大力挹注资源。高雄市政府消防局于民国94年正式成立「特搜中队搜救犬队」,成为全臺第一个国际搜救犬组织,并设有符合国际标准规格的搜救犬驯养中心,领犬员和搜救犬素质均为亚洲前段班!不论臺南维冠大楼、花莲云翠大楼倒塌的瓦砾堆,及大大小小的风灾、土石流现场都能看到搜救犬勇往直前的身影,甚至曾前往海地协助救灾并成功救出生还者。
拥有16年领犬员资歷的陈孟宏表示:「搜救犬速度快、活动力佳,嗅觉灵敏且精准,我们带着搜救犬在瓦砾堆上标示出地下有人生还的地点,再执行挖掘行动。」犬只的嗅觉是人类的10万甚至100万倍,训练有素的搜救犬能透过呼吸、体温、及人体细胞代谢的气味找出生还者,相较于使用限制多的科学仪器,更适合环境复杂的灾难现场,第四大队搜救犬队小队长陈志三说:「我们都深深佩服这些毛小孩,感觉牠们无所不能。」
陈志三认为搜救犬的特质包含活泼好动、好奇爱玩、专注力强!对牠们来说,搜救过程就像与领犬员一起玩寻找游戏。平日训练课程除了跑步、抛物拾回外,更要训练行走于不平稳地面、水平梯、摆盪平臺、隧道穿越、独木桥等,而为了让搜救犬适应突发惊吓及灾难现场的各种吵闹声响,有时还会在远处鸣枪(空气枪)或故意发出吵杂声,不只如此陈志三也会带牠们去「户外教学」逛逛市场,训练学习无视其他不相关的气味。培训搜救犬相当不容易,即使从幼犬时期开始训练,平均2岁半至3岁才能取得IRO检测的中级证照,达到出勤资格,8岁半即面临退休。
一人一犬 我们是最佳黄金拍檔
领犬员和他们负责培训的搜救犬相处亲昵、默契十足,陈志三说:「平时我们是家人,可以搂搂抱抱,一到灾难现场就是相信彼此的兄弟。」
领犬员苏冠铭分享:「2016年莫兰蒂颱风侵臺前一天,我们接获报案,有个老伯在路竹田野走失,当时消防队已在草丛中搜寻一天一夜,但范围太大始终未能寻获。我们带了3只搜救犬前往,分3路搜索,不到30分钟就找到人。」言谈间道尽对搜救犬的骄傲与信任!苏冠铭和目前带领的搜救犬Zoe也在明霸克露桥遭土石流冲毁后第一时间抵达现场,他说:「当时到处是泥流,有些地方水流太湍急,我跟Zoe还要站在怪手的铲斗中移动到对岸。」领犬员要同时顾及犬只和自身的安全,无论遇到什么状况,都要保持情绪平稳,否则搜救犬会立刻感知并受到影响。
搜救犬队创立元老之一的李信宏和刚取得高级证照的搜救犬Roger,多年来合作无间,曾共同参与梅姬颱风土石流掩盖民宅的搜救行动、花莲云门翠堤大楼倒塌、寿山寻人等任务。李信宏回忆起梅姬颱风时,那栋因土石冲刷而解体的两层楼民宅说:「那时雨持续的下,一家3口已被掩埋,现场都是泥泞,我们一脚深一脚浅抢进,只为了最后一线可能的生机。Roger不受泥泞地形影响,迅速确认受灾者在1楼位置,进行开挖,但很可惜挖出来时已不幸罹难。」他接着说明:「成功的搜救不一定是指找到人,也包含逐一排除没有人的区域。」曾有位老妇人在凤凰山走失,也在Roger的帮助下,有效缩小搜索范围,搜救人员才能成功找到失踪者。
来到驯养中心的大草皮,搜救犬们亦步亦趋跟随领犬员,一个手势、一个指令,立刻完成要求动作,领犬员轻轻拍头鼓励,牠们就雀跃不已,双方默契和情感不言而喻,苏冠铭满意又爱惜的说:「相信狗的嗅觉,牠们真的很厉害,而且什么也不求,给牠一个玩具、一点奖励就很开心了,所以我们真的很重视搜救犬!」而当这些劳苦功高的搜救犬到达退休年纪,特搜犬队也会为牠们细心挑选优良的领养家庭,让搜救犬能够被妥善照顾,快乐的度过余生。
• 高雄市政府消防局搜救犬驯养中心
地址:高雄市楠梓区土库一路119号
本文作者:李晓萍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