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就逐渐要长成身心都成熟的大人。在这最后一哩路上,父母要协助孩子独立、负责、自律、管理好自己,同时做好家庭成员的和谐角色,才能让每个成员在家庭的滋润中,修养身心灵。父母的成长经验可以给孩子参考,却不是孩子该奉为圭臬的范本,只有孩子为自己的人生选择与作主,才能真的懂得责任与承担。
父母和子女在家庭关系中,有三种角色会轮流扮演。正向又健康的亲子关系,角色应该是流动的。而家庭成员之间,又该在哪些角色里流动与补位呢?
一、父母:亲子间「领导」与「依赖」的地位对调。
父母的角色象徵家中的权威和领导。虽然每个人都不一样,但在潜意识中多少都还是会有依赖的需求。就像在网路上有一种说法,不管子女长大到几岁,跟父母一起出去吃饭,仍然很习惯让父母付钱,这样就像还享受着被父母照顾似的。你也会这样吗?我的父母都已经到天上成为天使了,有时候真的还是奢望再被父母照顾一下啊!
虽然余生已经没有办法再受父母的关照,偶尔难免还是会有所感伤。但成长中的孩子,有时候也可以补位成为父母的角色,用他们的能力和知识,撑住大人的需求。
现代孩子是数位原生代,你学习数位科技的能力应该比不上你家青春期的孩子吧?那你为何不放手让孩子带领你呢?
现在很多餐厅都用数位科技点餐,每次到这样的餐厅用餐时,两个青春期的孩子就居于领导与统整的角色,帮我们评选餐点与操作机器。
被孩子服务与照顾,不但不会弱化父母的身分,还可以强化孩子的自信和自我价值,也证明了父母教子有方,这不是双赢吗?
二、成人:平等且彼此尊重的互动方式。
成人之间相处用的是平等与尊重。
青春期孩子在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也许会因为跟父母的价值观有所不同,甚至互相衝突。亲子是合作的伙伴,而不是对立的敌人,当孩子开始要自己来时,是发出父母该放手的讯号,我们只能倾听,却不应该强迫孩子接受父母的想法和做法。
在对待青少年谈论自己的志向、理想和价值观时,用成人平等、尊重的态度和孩子聊天,才可以听到孩子真实的心声;真诚而不带批判地倾听,才会跟孩子产生可以互动和沟通的连结。批判或是想强压自己的价值观给孩子,其实只是把孩子推远了。只要告诉孩子:「需要帮忙的时候你就说,我都在。」默默给予监督和祝福,是跟青少年相处最自在的距离。
三、子女:让孩子也有机会练习照顾父母。
子女的角色象徵着依赖与需要被照顾,但父母其实也常常需要孩子的照顾。如果孩子都没有机会练习照顾父母,那以后很容易出现彆扭的情况。
父母也有脆弱与无助的时候,比方说工作不顺利,甚至是失业,遇到亲人往生等这些重大的挫折与打击。如果父母可以跟青少年好好说明与沟通,孩子其实有能力给予父母情感上的支援与慰藉。
疫情延烧了两年多,有些行业受惠,领年终奖金达数百万甚至千万,像是天降巨款般的幸运。但也有许多行业就此消失,诸多家庭突然陷入经济的黑暗期。父母常常有苦不说,只是苦自己,把孩子摒除在现实生活之外,只想给孩子美好的一切。但这其实不是生活的全貌,而是父母搭建给孩子的幻境。没有人可以保证,生活永远美好与太平。
家庭生活要平衡,不能单靠一方面的付出与支撑。家人互动要像跷跷板,有上有下的互动与平衡,才会有趣又好玩。
父母跟子女,彼此都可以扮演父母、成人、子女的角色,这样亲子在相处上,才会觉得自己是有用且可以依赖的人,而不仅是孩子需要父母时,父母才有用。
【内容简介】
现在的孩子,大概十岁就会进入青春期。在这个「儿童以上、成人未满」的阶段,他们想独立又舍不得放弃依赖,情绪也常在火山喷发与冰山急冻间跳跃。
除了孩子面临成长与进化之外,这段时期也是父母需要升级的阶段。虽然父母爱孩子的初衷不变,但爱的手段和方法,却要依照孩子的成长需求而调整。
脸书超人气亲子作家尚瑞君在本书中,书写与两位正值青春期儿子的相处日常。书中探讨大人对青少年最头痛的叛逆、易怒、难沟通的问题,提供诸多建议与解方;也细数青少年在面临「转大人」的辛苦,包括霸凌、课业压力、荷尔蒙的剧烈波动……等,这些难题都需要父母的理解、陪伴与包容。
此外,青春期的亲子关系,比管教更重要。干涉过度与让「爱」越界的父母,会让青春期的孩子发酵成失控的叛逆或逃离。拉开相处的距离,不但能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也能拉近心的距离;比起唠叨的说教,孩子更需要真诚的聆听。透过对孩子的放心及放手,父母必然也会看见他们为长大付出的努力与勇气。
—— 家有青少年的亲子相处指南 ——
很多亲子关系里的衝突不是因为没有爱,而是有更多的委屈没有被理解。
青春期的孩子还在建立自己的道理与秩序,他讲的理,可能跟父母的道理是不一样的。
这段时期的孩子,可以对谈,可以商量,但是不想再被控制。特别是父母打着「为你好」的行为,更会让孩子觉得反感。
◆爆粗口、说脏话、飙国骂,是青少年的次文化。
青少年的行为举止,往往充斥着急着想长大的讯息。在他们小团体的对话中,加入脏、黄、呛等用语是司空见惯的。
如果在公眾场合,父母当然要提醒孩子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但若只是不经意路过他们私领域的偽大人趴,就当一片云吧!轻轻飘过就好。
◆是孩子做不好,还是父母吹毛求疵?
希望「凡事自己来」的父母,并不是你一定能做得最好,而是你不够信任孩子。我们太害怕失控的场面,却往往忘记,犯错也是一种学习。
父母放下要求完美的魔咒与框架,就能协助孩子长出他们成就自己的能力。
◆亲子间三种角色的轮替,能让彼此都成为更好的大人。
亲子间可以轮流扮演父母、成人、子女三种不同的角色,这样在相处上,才会觉得自己是可以被依赖的人,而不仅是孩子需要父母时,父母才有用。偶尔练习当个无用的父母,孩子才能长成有用的人。
◆治疗青春期症候群,爱能增强免疫力。
当孩子在青春期时,每一次发作的风暴,就当作是一场发烧。在发烧时,身心都是不舒服的,但也只能一边让身体发烧,一边找出原因治疗。
而且,他们并不会天天失控。在没有误踩地雷或误触引信时,他们还是那个体贴、可爱、懂事、和善,并且带给我们快乐的孩子。
【作者简介】
尚瑞君
是保有赤子之心的大人,是老师家长认同与喜爱的亲职作家,是各出版社喜欢邀约一起推荐好书,与推广阅读的知识份子。
喜欢学习,喜欢感谢。享受生活,也享受成为母亲。育有一对优质的青少年儿子,跟先生经营着高品质的婚姻。
在母亲的身分与角色中,彻底感受到女人的柔与韧、苦与乐、弹性与限制。
中兴大学(现为台北大学)法学士、中山大学政治所硕士。
致力于推动爱的连结与传递,用书写、演讲、授课等不同型式,努力让真诚、善良与美好,在世间闪亮与迴旋。
着有:《刚刚好的管教》(荣获2021年博客来亲子教养类年度百大畅销 ) 、《优雅教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