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来,世界各地央行的政策已经从量化宽松(QE)转向量化紧缩(QT),也就是从购买债券以推升价格并压低殖利率,藉此降低借贷成本并提振支出,转向出售资产推升殖利率以抑制通膨。
投资人对联准会等央行的激进政策与大幅升息是否将「转向」的希望与失望,主宰着近几个月来股市和债市的走势。过去几周市场经歷了短暂的反弹,即是因为数据显示许多主要经济体的通膨可能已经到顶,央行的政策路径可望转向。
Embark Group投资长Peter Toogood表示,通膨数据很好,我对明年最大的担忧仍然一样,我仍然认为即使没有充分的理由,明年政府公债殖利率仍可能走高。我仍然认为今年9月就是一个很好的警告,告诉我们如果政府继续支出会发生什么事。
美国公债殖利率在今年9月飙升,10年期债息一度涨破4%,当时投资人正试图预测联准会的下一步行动。与此同时,英国公债殖利率急升,迫使英国央行紧急进场干预以确保该国金融稳定,并防止英国退休基金破产。
Toogood表示,2023年从QE转向QT将推升债券殖利率,因为政府将发行债券,但央行不会再买。例如过去六年来,欧洲央行买了每一檔欧洲主权债券,但明年他们不会再这么做。
欧洲央行宣布从明年3月起开始减持5兆欧元(约5.3兆美元)债券,而英格兰银行则表示将加快资产出售的步伐,2023年第一季将出售97.5亿英镑的英国公债。
Toogood表示,对投资人来说,这个变化与明年联准会的政策「转向」一样重要。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是相关联的,我认为这是今年的主题,明年也必须对此保持警惕。他并表示,借贷成本持续上扬将衝击「无法获利的成长型股票」并导致资金轮动转向价值股,进而持续影响股市。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