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讯》报导,日本是世界公认的工具机强国,尤其工具机龙头Mazak、Okuma具有世界领导地位,但如果少了台湾吉径科技的自动换刀系统(ATC),一整台工具机就无法顺利组装出货,是台日合作的成功典范。

隐身在台中后里的吉径科技,低调做生意,公司地址甚至连Google导航都无法精准定位,更添神秘感。成立于2001年的吉径科技,创办人杨金振当年自龙昌机械退休时,由于23年的职业歷练完整,从零件加工、装配、电控,到生产制造管理、外销业务都难不倒他,因此在看上自动换刀系统的市场缺口后,决定投入创业。

向日本老师傅学ATC技术

《财讯》报导指出,所谓自动换刀系统是将加工所需的刀具,从刀库中传送到主轴夹持机构上,为机械业加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劣质的ATC会直接影响加工性能及换刀效率,尤其在工业4.0的趋势下,更攸关工具机优劣成败。

当时ATC只有1家台厂在供货,原因是技术门槛实在太高,各大工具机厂常受ATC缺货所苦,却无可奈何。

杨金振说:「台厂都有拆解、COPY零件的技术力,但唯独ATC里头有一个零件无法画图,更无法外购,所以机器只能靠自己研发,业界很少人会做,只能透过挖角。」

根据《财讯》报导,爱挑战的杨金振,一选项目就选最难的,他凭着自己的技术经验,花了8个月独立摸索开发,设计出第1代的样品机,成功产制ATC,2002年适逢工具机景气大好,顺利打进国内市场。

4年后,杨金振的日本一家机械厂社长好友,推荐两位日本ATC厂退休的老师傅来教他,由于杨金振有技术底子,又会日文,常常一点就通;加上日本师傅没有接班人,遂将杨金振当徒弟,不藏私地手把手带他入门,使得杨金振的技术更上一层楼。

《财讯》分析,2010年,日圆大幅升值到1美元兑80日圆,许多日本厂积极到台湾寻找零组件供应商。杨金振回忆,当时日本较具规模的ATC厂仅有3家,也时常面临缺货问题,日本向外寻找第2供应商会比较有效益;这时,Mazak、Okuma都来敲门。

但品质要达到日本人要求,哪有这么容易。两大厂从材料、零件加工要求严谨,要100%符合图面施作,完成检验才能组装,「重做」的次数已无法计数。杨金振对《财讯》报导表示,永远记得第一次和Okuma合作的每个片段,他将做好的铸件寄到日本检查,被退回,再重新翻砂铸造,再寄去仍被退回,往返了整整1年,直到日本派人到场指点才顺利交货,「而且这还是普通的铸件,并非特殊规格。」甚至有客户对吉径提出的要求,是使用寿命要达到日本的两倍,吉径最后也使命必达。

文章来源:财讯双周刊
#典范 #世界 #系统 #ATC #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