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县政府针对新埔镇歷史文化发展,去年成功向文化部争取再造歷史现场专案计画,并获得4年4千万经费,1年来盘点新埔镇在地歷史建构,将成果集结成册,出版文青小品《新埔故事集》,图文并茂介绍客家魅力小镇—新埔的歷史、古蹟和文化记忆,即日起新埔镇公所及新埔的国中小学皆可免费索取,并同步于文化局官网线上公开。
新埔镇有着全国密度最高的宗祠家庙群,以3街6巷9宗祠闻名,县府近年推动文化资产修復已逐渐累积出成果,在新都市计画开发、迁入人口增加的同时,也积极活化文化资产,希望一边保有旧街区独特歷史文化,一边与新市镇、新移民融合共荣。
文化局去年盘整了全县13乡镇,认为新埔镇的3街6巷9宗祠,一直未能具体且完整地呈现,于是向文化部争取前瞻计画经费,在为期4年的再造歷史现场专案计画,将新埔改头换面。
文化局表示,计画分为多个区块逐年实践,第1年盘点新埔镇在地歷史建构,并将成果集结成册,出版《新埔故事集》,图文并茂地介绍歷史上的新埔如何以物产进入世界贸易的体系,以及地方仕绅修建祠庙、义渡,并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等人文故事,编排上兼具文青和亲民风格
故事集内也说明了新埔产业发展轨迹,新埔其实是台湾椪柑生产的始祖,在日治时期就曾举办椪柑评鑑比赛,当时台湾总督还亲临指导,在吴浊流故居前马路旁留下督宪光临纪念碑。〈一斤椪柑三斤米〉这篇文章就是描写昔日椪柑的高经济价值,以及柑橘批发带动新埔镇成功街旅社、冰果店、戏院、茶室的繁荣兴盛。
除了歷史内容,故事集也访谈了咖啡羊行蔡暐亭、道地音乐彭文漳、潘锦河洋楼潘宜珣等3名返乡青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