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三峡中山公园儿童游戏区去年被发现有上百只甲虫幼虫,因连日下雨、民眾踩踏,意外被踩死,地方也请命保育甲虫,三峡区公所结合保育专家和地方意见后,在公园设置甲虫观察区,三峡国小附幼100多名学童今日也与地方人士一起帮忙甲虫幼虫搬家,未来观察区也将成为地方的生态教室。
三峡中山公园已有超过90年歷史,公园内的儿童游戏区的缓衝木屑腐化后,成为甲虫幼虫孵化温床,公园周边的光腊树也是甲虫的食物,因此吸引大量甲虫产卵,三峡附幼学生前年偶然发现有幼虫聚集在木屑内,未料连日下雨,加上民眾意外踩踏后,造成不少幼虫死亡,地方也拾获约200多只幼虫尸体。
为了保护甲虫,三峡区公所立即封闭游具,三峡国小附幼师生也启动长达1年多的生态调查,最后经市议员江怡臻、荒野保护协会及昆虫专家讨论后,决议在公园另设一处甲虫观察区,让甲虫搬到新家,兼顾游憩和生态保育功能。
三峡区公所今日也携手100多位三峡国小附幼师生一起帮甲虫搬新家,顺利迁移140多只幼虫,三峡区长施玉祥表示,未来将规画甲虫区告示牌的设计元素,将孩子的甲虫创意作品融入其中,让甲虫观察区更有教育意义。
荒野保护协会三峡联络处负责人吴柳树说,缓衝的铺木屑经过下雨、腐烂成为腐植质,成为锹形虫、金龟子、独脚仙等昆虫喜爱的繁衍地方,最开始是孩子们发现鸡母虫尸体,很高兴能与师生、公部门携手保育。
三峡附幼老师许继今说,师生去年5月间已将第一轮孵育完成的甲虫,带回校园内復育,如今中山公园已成为有意义的生态教室,融入幼儿园自然课程中,希望公园未来能作为鸡母虫示范復育区,增加解说、说故事的空间,成为甲虫生态公园。
江怡臻表示,藉由生态復育,让三峡再度拥有美好的自然生态,甲虫幼虫新家兼具排水、遮阳功能,周边还有孩子做的祈愿卡,未来她会研议举办每年一次的鸡母虫日,与孩子们一起守护昆虫长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