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三峡特产一心二叶的「青心柑仔种」茶种,近年来以蜜香红茶、碧螺春绿茶闻名。三峡也是全台唯一龙井茶产地,不过,手工龙井茶已式微50年,被誉为国宝茶师的黄文雄为少数懂得揉茶的师傅,为了不让技艺失传,地方开设专班,由黄文雄传授三峡茶农,每日一对一指导练习,盼復兴三峡手工龙井茶。
台湾光復后,农復会积极推动茶叶改良,且大量外省籍迁台后,龙井茶需求大增,三峡成为全台唯一的龙井茶产区,当时以手工揉捻制茶,因此当地有超过50名茶师懂得揉茶技艺。不过,自1970年受中国、东南亚低价进口茶,机械取代人工影响,手工制茶逐渐式微;1990年后三峡农会推广以条型绿茶碧螺春为主,因此手工龙井茶技艺出现断层。
人称「碧螺春之王」的黄文雄已制茶75年,8岁就开始学习揉茶技巧,至今获奖无数,他也多次被茶业改良场延聘为讲师,为了不让三峡龙井茶失传,于2020年教导被农委会选为全国百大青农的戴文祥揉茶技巧,戴文祥习得技艺后,邀请三峡在地茶农一起来学艺,希望三峡龙井茶能重现荣景。
三峡手工龙井茶在1950年代是全台最高经济价值茶种「三峡青心柑仔种做龙井茶最好,也是全台唯一箭片型绿茶!」黄文雄说。龙井茶手工压制一小时成品仅有一斤,以上百度明火加温揉捻台钢板,茶菁温度约50度,手工制作技艺难度高且产量不多,但相较机器揉捻,茶香、茶味更胜一筹。
黄文雄不藏私,今年过年后陆续有10多名茶农,每日晚间都来黄文雄住家报到,每人轮流自备茶菁,连续揉制两小时,黄文雄则在一旁指导,随时下场示范,给予学员手势、施力点等建议,揉制完成后,大家也会一一品茶,检讨改进方向。
青农黄耀宽说,以前只有爷爷会揉茶,机器揉捻一次可达10、20斤,但手工揉捻的茶叶一喝就知差异,大家都觉得这项技艺断层很可惜,希望为地方出一份力,努力传承这份技艺。
戴文祥说,每日练习检讨完后,茶农会各自将成品领回作纪录、分享或销售,虽然春茶即将进入盛产期,专班学习还是会持续练习,直到学员都达到能独自作业的标准。感谢三峡区农会、市议员江怡臻协助,帮忙筹措揉捻台经费等资源挹注,各学员和黄文雄大师也将在本月18、19日三峡绿茶季推广手工龙井茶,希望传承地方特色技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