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蝉联国人十大死因首位,但新药纳入健保给付的速度远远落后于癌友需求。台湾癌症基金会今天邀集14个相关团体和病友家属,共同呼吁政府成立「癌症新药多元支持基金」,陈先生的太太2019年罹患三阴性乳癌,虽然国外已有新药,但当他们好不容易取得时,太太的身体已经虚弱到无法使用了,他语气沉重地说「如果有这个基金,也许有些事情会不一样。」
陈太太在36岁时罹患三阴性乳癌,接受了手术、放疗和无数次的化疗,癌细胞一直无法受到有效的控制。夫妻俩早在2019年就知道国外有新的标靶药物,但经由医师得知每个月得自费120万元,直到2021年,陈太太面临无药可用的阶段,于是陈先生在网路上发起募款,并在医院协助下专案申请药物进口。
医师评估,使用这款新标靶药要看到效果,至少得用上24瓶,大约需要508万元。陈先生说,当时得到很多人帮助,医院也很帮忙,从送出公文到药物进口只花了2个月时间,虽然说起来很快,但等到药物抵达时,太太的身体已经不太能接受了。谈到太太抗癌的最后一段路,陈先生不禁哽咽落泪。
陈先生表示,如果当时有癌症新药多元支持基金,也许太太能够更早接受新药治疗,也许有些事情会不一样!希望政府能够重视这些在健保体制下无药可用的癌友,他们的时间非常宝贵,即使没办法治癒,但让他们多陪心爱的人1天、1个月,都是非常珍贵的。
今年56岁的徐女士是肺腺癌四期患者,去年4月发现罹癌,起初使用EGFR标靶药物,但后来出现抗药性,肿瘤再度长大,于是自费6.5万元做基因检测,又发现新的基因突变MET,需要使用另一种标靶药物组合,一个月得自费21万元。
徐女士说,当下心情很沉重,甚至告诉医师乾脆直接化疗,也不想把债留给小孩,但先生告诉医师,无论如何都要救太太,连年迈的妈妈也说「即使卖掉房子都要救女儿」,让徐女士心里又难过又感动。
徐女士语重心长地说,台湾有很多癌症家庭和自己一样,面临身体病痛和庞大医药费的双重身心煎熬,「希望政府能够重视我们,不要放弃我们!」丈夫邵先生也恳切呼吁政府,尽快设立癌症新药基金,虽然太太不见得用得到,但将心比心,希望未来有更多癌友受到政府照顾。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