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水情转绿灯,并将实施「类黄灯」措施,将採取夜间减压供水。(台中市府提供)
台中市水情转绿灯,并将实施「类黄灯」措施,将採取夜间减压供水。(台中市府提供)

水情吃紧,为提前部署、呼吁民眾能节约用水,中央22日灾害应变中心工作会议决议,包括新竹、苗栗及台中水情灯号转为绿灯,并实施「类黄灯」措施,也就是在特定时段实施减压供水措施,台中市府经发局表示,此措施预估将可节水达1%以上,未来公共用水需求将审慎因应。

中央宣布台中市水情灯号从原本的蓝灯转为绿灯,提醒民眾节约用水,且为超前部署,将实施「类黄灯」措施,经发局说明,「类黄灯」就是要提前启动节水措施,在夜间11点到隔天清晨5点间採取减压供水,这样的方式比正常夜间减压供水时段为夜间10点到隔天6点,减少了2个小时,对民眾影响较小。

经发局指出,虽然类黄灯减压供水的时间比正常减压供水少2小时,但预估节水效能可达1%以上,此外,公部门也将带动工业园区厂商自主节水5%,盼透过提前部署的方式,延长水库供水期程。

经发局强调,目前中部地区的水情比南部乐观一些,但因中央气象局预测3、4月间降雨机率偏低,且目前蓄水量约55.9%的德基水库距离上一次大雨已有600天,另鲤鱼潭水库目前蓄水量40.8%,现在期盼春雨能稍解旱象的短期危机。

经发局强调,目前台中市共有9处水资源回收中心,每日回收水产量约10.67万吨,将可供应非食用、盥洗类的次级水使用,另全市有95处新建建筑工程工地地下水也可提供民眾免费取用,工商业者可善加利用,藉以减少自来水的用量。

#类黄灯 #水情 #减压供水 #经发局 #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