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医病关系紧张,健保署将急诊部分负担收费与检伤分类脱鉤,医学中心一律收750元、区域医院收取400元,其余则收150元,预计将与药品部分负担新制一併在7月上路。医疗改革基金会对此表示肯定,但提醒未来第2阶段的检验检查部分负担上路后,可能会有急诊就医比门诊便宜的情况,呼吁健保署留意总收费,避免轻症病患涌入急诊,排挤真正有需要的人。
医疗改革基金会执行长林雅惠指出,急诊资源要留给急、重、难、罕病患,新制的设计务必要检视总收费的问题。如急诊总收费低于门诊,就会导致病患涌入急诊,造成急诊壅塞。此次健保署将医学中心急诊部分负担调至750元,相信已经过一定的试算和考量,医改会肯定署长石崇良的做法。
健保署规划第1阶段实施药品及急诊部分负担的改革,检验检查则留至第2阶段再讨论。由于急诊病患不须负担药品及检验检查部分负担,林雅惠担忧,第2阶段新制实施后,因门诊病患需多负担检验检查费用,急诊总收费有可能比门诊低,精明的病患可能会选择至急诊就医,一併做检查。若是如此,就会与分级医疗的政策背道而驰,健保署在现阶段就应该列入考量,避免未来新制上路后,连带影响到第1阶段的政策。
医改会过去也常提醒,在例假日与夜间的特殊时段,病患可能会因为门诊没开而往急诊衝。林雅惠表示,健保署虽鼓励医疗院所开设假日门诊,却成效不彰,不应把这样的困境转嫁到民眾身上,希望政府针对急诊特殊时段能有更细致的收费标准,或提高假日门诊的开设率,配套若没有起来,仍然会苦到假日有需求的病患。
由于急诊、药品部分负担都将于7月上路,林雅惠也呼吁健保署留意多重慢性病患者及经济弱势的负担,希望能以大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新制上路后,累加的收费是否会影响这些病患的就医意愿。若病患因费用增加而无法稳定就医,将造成健康的衝击,小病拖成大病,也将对健保的财务构成影响。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