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逃多日的东非狒狒于昨日围捕成功,但随即传出因猎枪射击而致死,今日遗体已送往台北市立动物园检验,后续再由农委会家畜卫生试验所进行解剖。生态单位指出,这次事件反映目前政策对管制特定宠物的疏失与不足,也应针对未来外来入侵种逃逸时订定一套专责SOP,达到责任的厘清与归属。
知名生态教室「兰阳绿野工作坊」表示,这只狒狒究竟从哪里出来依旧眾说纷纭,这反映了目前政策对管制这类特定宠物的疏失与不足,因为在台湾饲养狒狒都需要登记,若政府规定饲养需登记却未落实强制施打晶片,这样根本无法达到有效的管理。
工作坊表示,这只狒狒可以在外生活2周,代表很可能得以适应台湾的环境,这次若没抓到而使成为外来入侵种成为潜在风险,是否应该要计画相应的配套措施?毕竟台湾仍然有部份单位饲养一定数量的个体,这类动物的智商又很高,逃家是非常有可能再发生的。
至于争议最大的狒狒疑似受到枪伤死亡,究竟是不是相关单位委派人员出手?如果是,那什么时候应该出手?用真枪击打一只目前尚未伤害人类的保育类狒狒,是否有违反比例原则的嫌疑?究竟谁有权力下令击杀狒狒?判断的标准是什么?这些都很值得探讨。
最后,台湾应制订一套外来入侵物种相关的专法,一方面能明确定义符合怎样的条件就算是外来入侵种,而当其逃逸时应有一套专责SOP,才不会让负责出手的人在后续的程序上承担不必要或过多的责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