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义县于3月25日落下首场春雨,为久旱不雨的阿里山茶区带来滋润,不过茶农表示,这波降雨量不多,顶多让茶树不枯死,对春茶萌芽帮助有限,只盼能持续降雨;而县政府农业处27日也与农粮署、茶改场等单位实地会勘茶灾,经统计整体大阿里山茶区受损面积约占3成,达天然灾害救助标准,后续将启动救助公告。
嘉义地区日前虽迎来春雨,但仍未改善大阿里山茶区乾旱情况,梅山乡朱姓茶农表示,因久旱不雨,茶树长期缺乏灌溉难以萌芽,这场及时雨也主要是让茶园土壤溼润,茶树不至于枯死,但救不了春茶,「原本清明节后就要进入採收期,但今年连芽都长不出来」,认为至少要延后一个月以上才能採到茶。
茶业改良场研究员兼副场长邱垂丰表示,春茶现正处萌芽阶段,然而旱灾使得萌芽缓慢、出芽不整齐,过于乾燥也让枝条枯死,这波降雨仅能助茶树续命,若无持续降雨,茶树也难恢復生机,评估嘉义春茶产量会减少3成多。
嘉县府农业处表示,27日邀集农粮署南区分署嘉义办事处、茶改场与乡公所等单位,共同会勘梅山、竹崎、番路与阿里山乡等大阿里山茶区灾损情形,4乡整体茶树种植面积约1755公顷,经统计受损面积将近3成约505公顷左右,已达天然灾害救助标准,后续将由农粮署启动天灾救助公告,每公顷补助5.5万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