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刘姓网友在脸书和批踢踢发文「协寻捐赠者」,内容提到孩子2021年接受周边血捐赠,生命得以延续,但今年再度復发,医师建议到国外寻求CAR-T治疗,因此希望能找到当年的捐赠者,一同赴国外捐赠淋巴球。碍于规定,患者家属无法直接取得该名捐赠者的联繫方式,因此该名网友特别PO出当时捐赠者写的卡片,希望藉由社群力量找到这位救命恩人。
中华民国血液及骨髓移植学会理事长李启诚表示,根据该名网友的描述,小孩应是罹患急性淋巴性血癌(ALL),目前全球对于急性淋巴性血癌经经移植后復发,治疗选项包括CAR-T治疗或二度移植。
李启诚坦言,如果法规面、供应面及经济面可支援,选择CART治疗是比较理想的做法,国际文献指出,根治率约为40%;相较之下,二度移植成功率较低,血癌可能再度復发,多数患者难以度过关卡。目前国内多数ALL復发患者选择做二度移植,主要是经济考量,因为CAR-T尚无健保给付,需自费达千万元,目前健保署正在讨论,有望在今年底纳入给付范围,医界都非常期待并支持。
李启诚表示,目前全球治疗指引以「自体CAR-T」为标准治疗,也就是取出自己体内的T细胞,在实验室中制备后再植入体内;至于该名网友希望寻找捐赠者和病童一起赴国外治疗,则是异体CAR-T,目前仍属于研究性治疗,临床试验发现异体CAR-T治疗的抗癌力较自体CAR-T强,但可能发生无法预期的排斥反应,危及病人安全。
李启诚说,台湾目前虽无异体CAR-T临床试验,但并非完全不可行,只是需要四方同意,由主治医师发起,经医院IRB、厂商同意、卫福部IRB,这三方同意后,再将相关资料送到慈济骨髓资料库,并寻求捐赠者同意。过去慈济也曾处理过类似需求,做法是召开委员会,採不计名投票,但个案数不多,因为绝大多数医师仍会先寻求较安全的自体CAR-T治疗。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