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者蔡立慧一项重要研究发现,在患有阿兹海默症且CDK5过度活跃的小鼠身上测试一种肽,小鼠的DNA损伤、神经炎症和神经元丢失较少。研究团队在患有阿兹海默症,且具有突变Tau蛋白形式导致大脑蛋白质缠结的测试小鼠身上,且治疗后,Tau蛋白流行率及神经元丢失都变少。接受测试肽的小鼠,比起给予乱序肽的对照组小鼠,通过水迷宫的任务表现更佳。此项新发现,可在未来研究出足以逆转阿兹海默症造成破坏性影响的药物。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学者、中兴大学兽医系校友蔡立慧(Li-Huei Tsai),为大脑研究领域专家,近期该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突破性研究,找到「逆转」阿兹海默症的新方法,在国际学界引起高度关注,美国学界更认为蔡立慧在未来相当具有被提名诺贝尔奖的潜力。
蔡立慧团队利用肽(peptide)又名缩氨酸,干扰通常在阿兹海默症患者大脑过度活跃的酶。这种化合物能阻止名为CDK5的酶过度活跃,以免损及神经,导致认知能力下降。蔡立慧表示,「这种肽的作用非常显着;在减少神经组织退化和神经炎症反应、甚至挽救行为缺陷方面,看到了神奇效果。」经过进一步实验,研究人员乐观认为,这种肽最终可用于治疗阿兹海默症和其他类型的失智症患者。
蔡立慧现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大脑与认知科学系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更于2008年获选为中研院院士选举最高票与最年轻的女院士,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神经精神障碍、自闭症和阿兹海默症。蔡立慧1982年毕业于中兴大学兽医学系,接着取得威斯康辛大学分子生物硕士,1990年取得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病毒学博士,2007年获颁中兴大学杰出校友。
蔡立慧回母校发表重大研究,兴大师生们都相当振奋,中兴大学校长薛富盛也将发信表达恭贺之意,并且邀请蔡立慧日后抵台返母校专题演讲。薛富盛表示,台湾高教绝对有能力培养出非常优秀的前瞻研究人才。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