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韩总统尹锡悦结束访美行程,强化韩美同盟态势,来自中方的反弹也在增加。专家指出,东北亚两大阵营对立已是无法避免的时代趋势,俄中朝(北韩)的联合越形巩固,也会强化美日韩的同盟关系,希望遏制北韩威胁的南韩政府不太可能再採取亲中立场。
南韩政府2016年宣布就接受美国协助部署「终端高空防御飞弹系统」(THAAD,简称萨德)展开协商,引起邻近的中国及俄罗斯强烈反弹,中国因此採取限韩令等多项经济报復措施;文在寅政府2017年上台后,与中方谈判达成「三不原则」(不考虑追加萨德系统、不加入美国反导弹体系、不发展美日韩三方军事同盟),韩中关系逐渐缓和。
但在5年后,南韩保守派重掌政权,上述「三不原则」实际上已成为歷史,新上任的尹锡悦政府虽坚持与中国维持相互尊重的经济伙伴关系,但积极强化美韩同盟、为深化美日韩军事合作而改善韩日关系等种种努力,明显较前任政府展现选边(亲美)立场。
尹锡悦4月底访美,他在上任一年内就与美国总统拜登进行2次双边峰会,此行更是南韩领袖时隔12年赴美进行国是访问,显现美方当前对南韩的重视。
尹锡悦率大批南韩政商界人士前往华府,在峰会之余也应邀至美国国会及哈佛大学演讲,「高规格待遇」成为执政党国民力量夸耀亲美政策的成绩单。
不过,南韩国内对政府一边倒向美国的做法有不少反对声浪,其中最主要忧心美国承诺的「扩张遏制力」对北韩等安保威胁的应对能力,以及刺激中国可能引起的经济报復。
倾向进步派的「韩民族日报」汇集6名外交相关专家学者意见指出,这次美韩峰会过度聚焦于美韩同盟与强化扩张遏制力,在经济安全方面却没有实际进展,可能因北韩、中国、俄罗斯的反弹面临挑战。
亚洲大学美中政策研究所所长金兴圭认为,尹锡悦政府看来已积极接受美方就国际政治提出的两大阵营论,质疑当局是否确实理解国际政治的现实状况,「这次几乎没有在经济安全方面的实质成果,看不出对选边站可能副作用的顾虑」。
对于外界忧心中国实施经济报復,南韩产业通商资源部贸易投资室长金完基(音译)今天在进出口动向记者会表示,目前尚未出现通关、检疫延迟等直接受影响案例,进出口相关局处、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韩国贸易协会(KITA)等相关单位都维持密切沟通,并持续关注中方状况。
他强调,中国是南韩最大出口国,也是重要经济伙伴,政府虽然在安保上与美国合作,但在经济上是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合作,会坚守「安美经世」(安保与美国合作、经济与世界合作)的立场。
「安美经世」的原则能否维持,还得看北京当局是否买帐。
世宗研究所安全战略研究室室长兼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郑载兴向中央社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启第3任期同时订下透过强化中俄安保经济合作的方式,促成多极化国际秩序的对外战略核心。南韩在此前提下採取倒向美国政策,中国将很难稳定维持与南韩的经济伙伴关系。
但就目前状况来看,郑载兴说,尹锡悦政府看来将持续强化美韩、美日韩的安保合作,这将促使朝鲜半岛周边产生类似新冷战的局面。
熟悉两岸议题的南韩湖西大学教授全家霖则认为,即使南韩不选边站,在东北亚地区的两大阵营对立情形已是无法避免的时代趋势,「俄中朝(北韩)的联合越来越巩固,也会强化美日韩的同盟、友邦关系」,希望遏制北韩威胁的南韩政府不太可能再採取亲中立场。
中国在过去5年对文在寅政府的「冷待」可能也是尹锡悦政府积极转向的原因之一。文在寅2017年上任后不久就前往中国国是访问,但不仅没能见到习近平,与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会面也被延后,抵中后自行前往当地餐厅用餐的待遇更是与尹锡悦这次访美形成强烈对比。
面对极力在美中对立间持平的文在寅政府,中国限韩令等经济制裁并无明显好转迹象,反而到去年尹锡悦胜选后才出现中国重新上架韩剧等限韩措施松动迹象,令人怀疑亲中政策是否真能换来好处。
限韩令等措施虽然确实对南韩经济造成负面影响,但也一定程度降低南韩对中国的依赖度。外界认为,萨德飞弹事件带来的经济报復已是中国能祭出的最高强度制裁。
曾任职于韩国开发研究院(KDI)的前国民力量议员刘承旼日前接受媒体访问分析,据韩国贸易协会北京分会统计,中国今年第1季自南韩进口额较去年同期大减28.2%,且北京当局定下半导体在2025年前达到7成自给率目标,「即使经济状况好转,韩中贸易也很难有大幅成长」。
对于两大阵营对抗可能招致的经济报復,美国也积极寻求应对方案。日本经济新闻报导指出,拜登政府在七大工业国集团(G7)领袖峰会时可能为牵制中国经济能力提出关税合作方案,规划当中国对美国友邦祭出经济报復措施时,提高对中国制产品课徵关税作为反制,并提供受影响友邦金融支援或降低关税等补偿措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