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即将进入盛产期,坊间传言「在欉黄」的品质最好,但高雄农改场打破迷失,场长戴顺发强调,各品种的採收成熟度攸关果实品质的优劣,所以「在欉黄」未必最好吃,同时也呼吁农友不要刻意迎合「在欉黄」,应视品种採收特性採收,也可减少果实因果肉生理劣变的损失。
戴顺发指出,芒果是更年性水果,果实在树上生长发育近成熟时会自行产生乙烯,使果皮转成亮丽的红色或金黄色、果实硬度下降、糖度上升等后熟现象,当这些现象出现时,即表示果实品质达到最高,在生产上则常以外观容易判别的方式,如以果皮转色作为採收「在欉黄」的指标,内销的爱文就是如此。
但戴顺发说,金煌、玉文、凯特、金蜜、台农1号等品种,若以「在欉黄」为採收标准,其果肉很容易发生坏疽或产生异味、水浸状等过熟现象,而失去食用的商品价值,因此这类芒果建议採收已达生理成熟度的绿熟期果实,再利用乙烯产生器或碳化钙产生乙烯或类似气体进行催熟、催色,以降低果实过熟或发生裂变的损失,并维持芒果消费的最佳品质。
高雄场研究人员再次强调,芒果虽有部分品种可以「在欉黄」作为採收标准,但不能一以概之,农友仍须掌握品种特性及市场需求,採收适当成熟度的果实再配合催熟技术,以获得最佳品质及新鲜度,并增加果实储藏或橱架寿命。
研究人员也提醒爱好芒果的饕客,可视品种特徵选购果形完整饱满、有厚实触感,及果色均匀的果实,若果实有硬实感,表示尚未完全后熟,可先置于室温,等到稍软后再食用,或放入冰箱冷藏,以增加赏味时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