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已连续多个突破2%警戒指标,外界担心徵收碳费后恐再推升通膨,环保署强调碳费徵收现正审慎规划中,对于各界关切徵收碳费可能造成的衝击,环保署表示,碳费制度包含「课徵」与「支用」,对于总体经济的影响,也应一併考量徵收与支用的效果,今年同步进行碳费徵收与支用整体经济影响评估,以促进温室气体实质减量同时兼顾整体经济发展。

环保署表示,气候变迁因应法已于今年2月15日公布,除了分阶段对温室气体排放源徵收碳费,同时也设计碳费徵收对象因转换低碳燃料、採行负排放技术、提升能源效率、使用再生能源或制程改善等温室气体减量措施,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并达指定目标者,得提出自主减量计画申请核定优惠费率,敦促排放源落实减量,同时减少缴交碳费以降低衝击;也设计自愿减量机制,事业或各级政府得自行或联合共同提出自愿减量专案,据以执行温室气体减量措施,向中央主管机关申请核准取得减量额度,可作为碳费徵收对象扣抵碳费之用,也可交易予实际有减量额度需求者使用。

环保署指出,碳费制度包含「课徵」与「支用」,对于总体经济的影响,也应一併考量徵收与支用的效果。课徵面向的重点,在于给予排放源减量诱因;倘若自行投资进行减量的前提下,缴纳的碳费就会降低。另一方面,厂商进行的低碳投资以及主管机关将碳费专款专用于低碳工作时,也会驱动相关低碳产业发展而对整体经济带来正面影响效果,进而促进国家低碳转型。

环保署刻正就碳费徵收费率及对象进行研议中,预定在下半年端出腹案与各界讨论,至于碳费徵收的金额则将由审议会于明年上半年讨论后决定。针对各界关心徵收碳费对于整体经济衝击影响,环保署将于今年同步进行检讨评估。

气候变迁署筹备处副主任黄伟鸣说,我国碳费徵收以大带小,初步评估认为影响有限,但除了徵收端外、支用端也很重要,如果能够把碳费运用在适当的用途上,或许能够创造更多机会。

#碳费 #徵收 #通膨 #环保署 #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