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青年署今年透过25组「学习性青聚点」提供67个蹲点在地的实作机会,由各地具备行动场域经营以及推动社区事务经验的在地学习性青聚点亲自担任业师,提供至少约1个月的社区蹲点机会,每名青年至少有2万元的实作奖学金,让他们能无后顾之忧地进行社区参与。
教育部青年署表示,蹲点实作透过一系列专题讲授、参访讨论、在地经验交流、小组演练与实作等方式,引领青年熟习社区事务,启发青年思索解决问题以及运用资源的方式,最终整合所学,独立完成宣传推广社区文化或促进社区公益的专案计画。
例如今年度蹲点实作的合作单位之一,也是长期关注新住民与移工议题的「越在嘉文化栈」,从影像制作到编辑採访的训练,培力蹲点实作生成为具有服务力与纪录力的青年行动者。
实作生以新移民二代与移工文化为核心,透过田野调查与实际参访,产出文字或影像实务作品,以结合自身专业及数个月的蹲点观察,将独特的视角透过影像、文字、声音等方式,实践社会关怀。去年并以邀请新二代分享成长故事的系列 Podcast『「移」面之词』,成功入选111年Dream Idea绩优点子,展现青年们对非主流议题温柔而坚定的关怀。
另位于台中的「好伴社计」则提出了「社计现场」计画,以讲座、工作坊、聚会、培力等方式,引导实作生走入现场,亲身看见并发掘关心社会议题的多种可能,与来自不同身分背景的实作生一同探索台中旧城的人事物。
最终以插画、文章和设计小物等媒介,探讨台中火车站无家者的处境与东协广场的跨海移工休閒秘密基地,成功以数位和实体载体呈现出旧城的多种面向。
教育部青年署欢迎18至35岁,关心在地事务、对社区事务怀有梦想及想法的青年至网站报名(https://changemaker.yda.gov.tw/Intern),根据自己的所在地与兴趣主题注册及选课,一同踏上这场不只是了解社区,更是认识自己的精彩旅程。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