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很怕痛,倘若为此困扰,不妨试试北欧学者最新发现的方式提升「疼痛耐受度」。挪威一项上万人研究显示,每个星期步行共4小时、相当于每天35分钟,就能让「疼痛阀值」获得改善,运动强度提升,效果更大。这有助于降低对止痛药物的依赖,有动总比不动好。
每个人的「疼痛阀值」(pain threshold)不同,有些人很能忍痛,有些人则是一丁点儿痛也难以忍受,为了抑制头疼、背痛而经常服用止痛药。英国《每日邮报》报导,北挪威大学医院(University Hospital of North Norway)周三(24日)于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期刊》(PLOS One)发表研究报告指,增加活动量可促进「耐痛」表现。
研究受试者一共1万732人,年龄30岁至87岁,要从4种类别之中择一衡量自身过去1年内的活动程度。例如,每个星期从事几次体能训练或运动竞赛者,属于剧烈运动;每周从事4小时网球或繁重的园艺工作,属于中度运动。如果每周至少有4小时的步行、骑单车或类似活动,归类于轻度运动;若生活中经常处于不必起身的状态,就是典型的久坐少动。
所有受试者均于2007年至2008年、2015年至2016接受两轮问卷,自我测试疼痛耐受度,方法是把双手浸入冰水,观察自己能忍耐低温多久。经过平均计算,高强度活动类型者,双手忍受浸泡冰水的时间,比久坐少动者多出16.3秒;中度运动者比久坐少动者多了14.1秒,即使轻度运动者也比久坐少动者多了6.7秒。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已把年龄、健康状况等其他影响耐受力的因子一併列入考量。
运动能维持关节柔韧,藉此减少日常感受到的疼痛。不过,北挪威大学医院上述研究成果显示,体能较佳的人遭遇痛感时,痛楚感受较低。主持这项研究的学者亚尼斯(Anders Arnes)说:「运动也许能让影响脑部迴路,作用有如吗啡等止痛药物,只是止痛程度小了许多。本研究建议大家规律运动,这有助于改善疼痛耐受力,一如慢跑者体验到的愉悦感(runner’s high)也能降低疼痛程度。」
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愈常活动筋骨的人,使用止痛药的次数愈少。北挪威大学医院研究团队想探究,运动带来的效果会不会也能让造成巨痛的事情感觉起来没那么疼痛,例如生产。
以往的研究指出,运动员的忍痛能力高于常人。挪威这项研究则找出运动强度与忍痛能力之间的关联。研究结论强调,让自己开始规律活动或维持规律活动,时间久了的确能增强对于疼痛的耐受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