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81岁陈奶奶患有认知障碍症(失智症)多年,固定每年到卫福部苗栗医院进行心理评估。日前女儿陪同做完检查后,向心理师询问「我妈过完年后,有一段时间情绪很不安,一直反覆问在台北工作的大儿子在哪里,晚上也变得很不爱睡觉,会一直走到客厅看,问她发生什么事情也说不清楚,还以为她又退化了!前阵子好像比较稳定些,可是这阵子怎么又变得怪怪的?」。心理师细问后发现,原来是清明连假时,外地念大学的孙子回来同住,收假后返回学校,已经习惯每天看到孙子的奶奶,一下无法适应变化,出现了「收假症候群」。
部苗神经内科临床心理师刘怡君表示,「收假症候群」又称「连假症候群」。不少民眾在放完长假、经歷长时间放松之后,回復到正常工作或上学时,需要一些时间收心调整,而对长辈来说,子孙返家同聚、热闹不已,收假后家中突然变得空旷安静,一般长辈都难掩落寞情绪,何况有认知障碍症的长辈,更是难以适应变化,常因此出现许多精神行为症状,像是情绪变得低落或暴躁、作息变得混乱,甚至好像变得更加健忘,往往需要家人和照顾者的更多帮助。
今年连假多,马上又会有端午节连假了,刘心理师建议家中有认知障碍症患者的民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长者顺利度过收假症候群:
1.在假期期间多次提醒长辈,子女何时将返回工作岗位,让长者对即将到来的改变有所准备。
2.在假期快结束前,逐渐减少陪伴长辈的时间,让他们逐步适应原本的生活状态。
3.子女间可安排分批返回原本岗位,避免环境一下变化太大,引起长辈过度情绪反应,降低长辈情绪波动。
4.回到工作岗位后,仍可透过电话和视讯与长辈联繫,多关心他们生活,让他们感到温暖和支持。
5.与长辈同住的子女或照顾者,要多留意长辈情绪变化,除了透过同理和安抚之外,也要尽可能保持长辈的作息规律、安排适当且有吸引力的活动,如看电影、散步、聊天、参与简单家务等等,这些活动可以让长辈感到快乐和有价值,减少焦虑和压力,且可将注意力转移,帮助长辈更快调适,重新进入日常生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