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68岁张姓阿嬷长期洗肾,近来她左手臂水肿日趋严重,脸部也逐渐「发福」,令张阿嬷自比「像猪头」,一度不愿外出,检查发现张阿嬷上腔大静脉阻塞,且阻塞程度已超过70%,十分严重,幸利用气球扩张术及安放支架打通血管顺利「消肿」,找回昔日笑脸。
亚洲大学附属医院心臟外科主治医师黄俊晟表示,「水肿」是身体组织因液体滞留而产生,分为急性和慢性,前者是3天内忽然发生,原因包括是静脉栓塞、蜂窝性组织炎、创伤造成或服用药物等,后者则持续3天以上,原因多与心臟病、慢性肾臟病或肝臟疾病等有关。
黄俊晟指出,上腔静脉主要负责将头部、颈部、上肢和躯干的血液输送回心臟,万一上腔静脉血液回流受阻,上胸部及头颈部的静脉回流减少,静脉血无法顺利回流心臟,就会出现呼吸困难、头痛、胸痛、脸颈部及上胸部水肿等症状,严重者会意识不清、癫痫甚至死亡。
他说明,张阿嬷向他反映洗肾次数从每周3次增至5次,且精神状况不佳、身体容易疲倦。理学检查发现张阿嬷左手臂水肿程度几乎是右手臂的1.5倍,脸部更是「泡泡的。经超音波及血管摄影检查,发现上腔大静脉狭窄,阻塞程度已经超过70%。
医疗团队透过「血管内超音波导管(IVUS)」执行手术,先将精细的超音波探头放置在导管的前端,再逐步将导管推送到血管中执行超音波环状扫描,可精准判读血管狭窄段的长度及血管截面积,之后顺利以气球扩张术及安放支架,成功打通血管改善狭窄问题,术后当天即出院返家。
黄俊晟提醒,部分洗肾病友曾因装置人工血管或洗肾廔管,引起单侧上半身以及手臂的水肿和表浅静脉扩张,往往是上腔静脉症候群的前兆,建议立即就医检查。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