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退化是许多中老年族群都会遇到的问题,若能及早发现,即可给予适当的治疗。復健科医师李炎谕指出,髋关节退化患者通常在早上或久坐后,症状会加剧,但活动一下后反而会改善,值得多加留意。医师表示,若关节不顺已影响到日常生活,就需要考虑手术介入,他并分享3动作有助缓解髋关节退化。
李炎谕在脸书专页「李炎谕医师的復健聊天室」发文,介绍髋关节退化相关知识。他表示,所谓的髋关节退化,是指髋关节股骨头的软骨磨损及滑液膜发炎、骨刺增生等现象,常见于中老年人身上,症状为髋关节疼痛、活动不利,甚至有声响产生。他提到,患者通常在早上或久坐后,症状会加剧,但活动一下后反而会改善,其风险因子与基因、年长、肥胖及工作负重等相关。
李炎谕说明,目前髋关节退化的保守治疗,包括体重管理、辅具使用、物理或药物治疗,以及调整生活习惯,像是减少久蹲、不良姿势、搬重物等。若效果仍不理想,疼痛或关节不顺影响到日常生活,就需要考虑手术介入。
除了上述提到的治疗方式,李炎谕并分享以下3个动作有助缓解髋关节退化:
1、伸展髂腰肌:前弓后箭步,身体向后弯,感受后脚大腿根部紧绷感,维持20秒,每天做3~5次。
2、桥式运动:平躺屈膝,脚掌踩地,双手臂平放体侧;接着,背部贴平,臀部向上抬起,撑住约5~10秒,再慢慢放下,重复10次,做3个循环。
3、死虫运动:平躺双手举高,双脚屈膝举起,脚尖朝上,大腿和小腿呈现90度,双腿和双手交替伸直,交换不同手脚,不碰地,停顿1秒,回到起始位置;再换手、脚,过程中腹部用力,重复10次,做3个循环。
光田医院骨科医师严可伦近来也针对髋关节退化进行说明,提到影响髋关节病变的4项因素及4大症状,前者包括各种原因的磨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外伤及肿瘤;后者则有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走路困难及长短脚。他呼吁,若自身或身边的人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尽快寻求医疗专业的帮助。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