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导,着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不巧》、《生活在他方》等书的知名作家米兰.昆德拉,于法国当地11日于巴黎过世,享耆寿94岁。

米兰.昆德拉于1929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市布尔诺,曾参与了1968年「布拉格之春」的改革运动,他的第一部作品《玩笑》亦极力讽刺共产主义的极权统治,使得其作品在1989年天鹅绒革命前于捷克长期被禁。1975年他流亡至法国定居。

在被流放40年后,2019年11月28日米兰.昆德拉又重新获得捷克共和国的公民身份,但他曾在受访时称自己是法国作家,作品应归为法国文学。国际文坛曾言他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虽至今未曾得到诺奖,但一生已获多个文学奖肯定,包括2020年的卡夫卡文学奖。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曾被誉为每个人一生中必读书单之一,但米兰.昆德拉却十分低调地在1984年完成此书的隔年,就决定不再接受採访,也不公开露面,从此隐身在作品之后。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被改编成电影之后,他也再不允许自己任何一本小说被翻拍。

米兰.昆德拉唯一的一部纪录片《米兰昆德拉:从玩笑到无谓的盛宴》在2021年上映,然而因牵涉派系政治等因素,在其母国捷克引起了不少批评,不过最终他的纪念馆在今年初于布尔诺落成,也算是他与母国的和解。该记录片今年6月才在台上映,允晨文化发行人廖志峰便直言看完后「像是没有准备地上了一堂文学课」。

廖志峰指出自己大学时第一次读米兰.昆德拉是林白版的《笑忘书》,「对台湾当时的文青而言,他具有启蒙和宗师的地位」,廖志峰认为其作品代表的衝撞声音,与台湾社会对伤痕文学、铁幕压抑的关注相呼应。除了《笑忘书》、《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廖志峰对于收录在《当代东欧文学选》中的一篇〈爱德华与上帝〉也印象深刻,描写主人公的情欲交战「分界点在肚脐。肚脐以上属于上帝,肚脐以下属于人」多可见其对社会、宗教的讽刺。

「他说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探问,我想这也是他的小说何以如此深刻和耐人寻味的地方。」廖志峰指出,米兰.昆德拉作品对遗忘、背叛、媚俗的讨论,有其文本厚度及哲思,值得反覆重读和细思。

#米兰 #昆德拉 #廖志峰 #生命中 #之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