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的龙小弟2年前某日起床妈妈发现他眼睛像哭肿一般「泡泡眼」,就医发现右下结膜有两个5mm大的结节,经眼科手术切除,病理切片发现是自体免疫疾病(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疾病),採标准类固治疗但一减药结节就復发,经免疫及基因检查改採治疗严重过敏的生物制剂,病情也终于稳定下来。
台中荣总儿童过敏免疫科医师蔡明瑾指出,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疾病是一全身性发炎纤维化疾病,可侵犯全身各个器官,恐造成肿瘤样病灶、阻塞,甚至是器官衰竭,其疾病的诊断基于临床表现、免疫球蛋白G4上升、典型的细胞病理表现;龙小弟的病症很不典型,查阅文献恐为儿童发病表现在结膜的第一例,幸好妈妈警觉很快就带他来就医。
龙小弟9岁时某日起床妈妈发现他眼睛肿起像是哭过一般,因他自小就有弱视加散光,定期在台中荣总追踪,妈妈即带他到台中荣总眼科就医,医师讶然在龙小弟右下结膜发现两个约5mm的结节,虽然不会造成疼痛等不适,眼科医师予以手术切除,病理切片诊断为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疾病。
由于为自体免疫疾病,该疾病可侵犯全身各个器官,因而採标准类固醇治疗,但在减药过程中,结节又復发。医疗团队之后透过基因检测精准治疗,龙小弟目前病症稳定且无復发。
蔡明瑾解释,此疾病的治疗包括手术、全身性类固醇、适时合併使用免疫抑制剂及抗CD-20的单株抗体(生物制剂)。类固醇虽然多数能控制病况,但一旦减药或停药,有高达6-7成病人会再復发。最适当的治疗方式,学界仍在积极研发中。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