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暑假,家长与儿童在家相处互动的时间增加,相对也增加亲子互动上的摩擦。在今天一场座谈会中,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心理谘商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执行长谢政廷表示,儿童不是大人的缩小版,有其独特的身心发展,因此不能用大人的世界去理解小孩,必须要从儿童的发展与状态来贴近与互动。

国北教大「心理谘商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8月13日举办「接纳孩子的情绪:谈儿童照护与情绪辅导」研讨会,邀请具备儿童情绪辅导实务经验的专家蒞临分享与座谈,进行交流及共同研讨儿童情绪照护与陪伴的经验及精进相关对策。

国北教大校长陈庆和表示,学校从2020年9月起陆续成立「心健中心」、「芳兰心理谘商所」及「儿童发展中心」等校级中心与医事单位,除了守护该校教职员工生之心灵健康外,也为社会大眾及儿童的心灵健康作出最大的贡献,进而善尽该校的社会责任。

谢政廷说,儿童不是大人的缩小版,不能用大人的世界去理解小孩,当儿童尚处于自我中心的发展阶段时,照顾者必须瞭解这样的发展阶段与状态,才能更有效的回应儿童,与儿童进行沟通。

国北教大学幼儿与家庭教育学系教授郭叶珍也表示,避免亲子衝突,大人情绪调节是关键,她更强调,照顾者如果想做一个有效的陪伴者,建议需要从个人的情绪调节与自我照顾做起。

郭叶珍进一步建议照顾者可善用正念的策略,像是7-11原则(吸气7秒加吐气11秒并重复五次)来进行个人的情绪调节与自我照顾。

儿福联盟儿童创伤疗癒中心营运长高小帆也建议主要照顾者应充当儿童的「协同调节者」,运用正向稳定的方式在儿童出现情绪时与儿童互动,让儿童逐渐缓和情绪,也避免照顾者和儿童的关系破坏。

#儿童 #情绪 #照顾者 #互动 #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