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云长期从事水文水资源、防汛抗旱减灾、气候变化影响、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等方面科研工作。2021年郑州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发生后,作为国务院郑州「7·20」特大暴雨洪涝灾害调查专家组组长,他全程参加了灾害的调查与报告编写。
澎湃新闻报导,「流域的防洪调度原则是为了把损失降到最小。比如一条河流一岸是大型城市,一岸是农田,分洪后影响损失完全不一样,所以採用不同的防御标准。」张建云指出,大城市淹了代价非常大,所以要保;农田洪水退了以后,还可以补种,损失相对较小。
针对这次华北地区极端强降雨的防御过程,张建云认为,京津冀一省两市在水库的调度、蓄滞洪区的启用上充分体现了协同合作的精神,这也是在歷年防洪减灾方面形成的合作机制。
不过,张建云也指出,这次极端暴雨洪涝暴露出华北地区山洪沟治理还不到位、山前平原调蓄空间不足、蓄滞洪区排水能力弱、山洪地质灾害的预警和管理需提升等问题,需要在今后加强。
张建云建议,首先强调的是要给洪水出路。比如华北西部山区的山洪沟治理今后要加强,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要给洪水出路,即使用城市道路承担行洪任务,也要跟居民房屋有一定的距离和落差,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其次,要给洪水空间。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快对这次京津冀地区暴雨洪水事件的復盘,计算清楚这次极端暴雨洪涝到底有多少洪量,分布是什么情况,在每个区域还需要多少调蓄空间,这个帐要算清楚。算清楚还差多少调蓄空间就要加快建设,比如建设一些溼地公园,平时休閒,洪水来了就作为调蓄洪涝的场所。还有在西部山区的河流上要规画建设一些调蓄工程,也有专家提出要向国外学习建设深邃工程,北京西部山区暴雨集中,要不要建深邃工程这都需要加快论证。
此外,要适当提高河堤堤防建设标准,提高泄洪能力。下游的蓄滞洪区要儘快建设排水设施,分洪区该启用就启用,用完儘快把洪水排出去,减少次生灾害的影响。
这些是系统工程,相信在灾后恢復过程中相关规画论证都会研究进行。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