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田医院急诊部顏嘉德医师提醒民眾,不明野菇不要採摘食用,以免毒从口入。(光田医院提供)
光田医院急诊部顏嘉德医师提醒民眾,不明野菇不要採摘食用,以免毒从口入。(光田医院提供)

台中黄姓妇人日前至公园踏青,看见草地上遍布新鲜野菇,因「最会惹事的毒菇」绿褶菇与可食用鸡肉丝菇长得很像,妇人自认幼时曾在乡下居住且有农务经验,不慎将毒绿褶菇误判为可食用的鸡肉丝菇,便自行採摘回家煮食食用,1小时后出现中毒症状紧急送医,所幸及时救回一命。

56岁黄姓妇人假日前往台中都会公园踏青,近期因连日大雨后,草地上长满新鲜不明野菇,由于「最会惹事的毒菇」-绿褶菇与可食用鸡肉丝菇长得很像,黄妇自认幼时曾在乡下居住且有农务经验,在自行判定为鸡肉丝菇后,便採集许多带回家煮食晚餐。

饭后不久,黄妇出现严重腹绞痛、腹泻、伴有噁心呕吐及发烧,家人带着吃剩的野菇,将她送至光田综合医院急诊;急诊部医师顏嘉德表示,患者到院有血压低、血氧浓度低、脱水等肠胃炎型中毒症状,且意识昏沉、说不清楚话。家人称黄妇是独自食用,不知道吃了多少量。

肝胆肠胃科医师林振胜指出,野菇中毒通常属于急性,没有特定解药,治疗方式为支持性疗法,陆续治疗休克、发烧、腹泻、腹痛、噁心呕吐与痉挛性疼痛症状,让病患尽速恢復意识并评估肝功能,以确保没有永久性损害。

此外,视食用量多寡,毒性有可能随着肠胃道进入肾臟与神经系统,因此会诊肾臟科为病患的肝肾功能进行监测追踪,而病患出现意识昏沉、晕眩症状,同步会诊神经内科确保中毒未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黄妇经收治住院4天后,病情终于稳定下来,直呼不敢乱採野菇来吃了。

#毒菇 #鸡肉丝菇 #绿褶菇 #中毒 #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