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大陆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28日审议《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强调要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主要有三大要点,包含制定实施一篮子化债方案、中央财政积极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查处新增隐性债务行为等。

财达证券副总经理胡恒松认为,根据上述《报告》,当前化解债务风险,主要是解决存量债务偿还压力过大问题,主要通过债务置换,包含低息长期债券贷款来置换高息短期债务,节约资金成本,缓释风险。

今年以来大陆个别地方公开表示靠自身能力无法化债,加上部分城投公司出现流动性风险事件,引起市场担忧。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会议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篮子化债方案。

因此,在28日最新审议《报告》中,主要涉及三大重点。首先就是要制定实施一篮子化债方案;其次是中央财政积极支持地方做好隐性债务风险化解,督促地方统筹各类资金资产、资源和各类支持性政策,妥善化解存量隐性债务,优化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逐步缓释债务风险。

第三则要加强跨部门联合监管,强化定期监审评估,坚决查处新增隐性债务行为,终身问责、倒查责任,防止一边化债一边新增。

据第一财经引述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温来成指出,此次突出跨部门联合监管隐性债务是一大亮点,融资平台违规举债涉及多部门,仅靠财政一家难以管控,需要加上金融、国资、审计、人大甚至纪检监察等多部门联合强化治理。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郑春荣表示,未来地方政府需要统筹协调资产,兼顾资产与负债管理,挖掘可化债资源。由于目前经济欠发达的市县,可腾挪的资金资源有限,化债压力最大,因此这些债务负担重的市县会被重点关注。

#化债方案 #债务 #风险 #隐性债务 #一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