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市新屋蚵间石沪群拥有百年歷史,先民运用天然地形与潮汐变换,以卵石堆砌成捕鱼设施,随现代化渔业发展,此传统捕鱼技术式微。市府与民间合作修復,蚵间9座石沪群去年底全数修復完成,迄今经歷多次维护修缮,最后3座也经文资审议通过,纳入桃园市文化景观,并由海岸管理工程处管理。
新屋蚵间石沪呈现先民与自然互动的生活智慧,鱼群藉涨退潮进入石沪内,渔民便用牵网捕捞受困鱼群,表现对土地永续利用的在地技术,反映当地沿岸渔业特殊形式与环境关系,具时代与社会意义,蚵间石沪群由桃园石沪协会打理,另深圳1号石沪则由新屋爱乡协会维护。
文化局文化资产科长董俊仁表示,市府2019年先将2、3、6号石沪群公告登录文化景观,去年纳入1、4、5号,最后3座逐步依原构筑工法修復后,已通过文资审议,扩大登录7、8、9号,使原石沪群更完整,管理单位为海管处。
桃园石沪协会文史工作者许立志分享,协会技师近年持续修復石沪,期间仍会因海浪冲刷等自然因素损坏,也有民眾到此游玩时不慎破坏,例如9号石沪靠近漂流木公园,游客相当多,频传石沪受损状况,不过目前无法可罚,志工们也加强巡逻和劝导,盼维护珍贵的石沪群。
至于地方担心石沪除自然因素影响外,也易遭人为破坏,目前无法可管。董俊仁说,文化部文化资产局于今年3月召开文化景观是否订罚则研商会议,经讨论文化景观于《文化资产保存法》定义,是指人类与自然环境经长时间相互影响形成具保存价值的场域,因此是「活的文化资产」,会随时间变动,故不宜以罚则来处理「变化」之事。
桃园石沪协会目前已被认定为石沪技术保存者身分,海管处目前正办理修正蚵间石沪群文化景观保存管理原则内容,将纳入委托石沪技术保存者执行维护事项,以加强维护、巡视频率及协助劝导破坏石沪民眾等事项取代罚则。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