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屏东明扬公司发生火灾引发粉尘爆炸,造成10人死亡,其中4名消防员殉职,引起社会震惊。国民党台北市议员秦慧珠质疑,北市府10月3日才排定稽查,让业者有时间改善。产发局回应,现正针对17家化学物品、运动用品和使用危险物品的且达200平方公尺以上工厂联合稽查,并将其纳入未来联合稽查对象。
台北市截至今年9月,登记有案的工厂共937家,其中2家工厂申报危险物品,包括台湾菸酒公司台北啤酒厂申报1200公斤的硝酸,高雄空厨松山厂申报柴油750公升、液化石油气905公升等物品。秦慧珠质疑,市府在10月3日才排定稽查,让业者纵使有超过申报量的可能,也有时间做「改善」。
秦慧珠指出,在加强工厂火灾管理上,北市府只针对面积达200平方公尺以上工厂,要求在2025年底前各单位就权管事项至少检查1次,明显太过松散。而由产发局主办,邀集消防局、建管处、劳检处及环保局等单位办理的联合稽查,每半年才办理3场。
她说,因联合稽查次数太少,今年至9月查到违规业者仅4家,均为未完成工厂登记,擅自从事物品制造加工,其中2家已经搬迁,1家改善后完成工厂登记,1家仍违规营业遭断水断电。9个月才查到4家违法,功能实在太低。
她呼吁,台北市地狭人稠,违规工厂的稽查管理及危险物品的存放更要严格管控,否则一旦发生危险事故,酿成灾害恐更加可怕。因此市府应订定专案,要求200平方公尺以上工厂,在今年底前就权管事项至少检查1次,且北市可另订单行法规,禁止工厂放置危险物品,让台北市工厂安全无虞。
产发局工商科长许健辉回覆,去年已订定,由主管机关消防局、建管处劳检处和环保局等于2025年以前,至少就权管部分做1次各自稽查,产发局则每半年做3次联合稽查。
他说,市长蒋万安9月也裁示,要求针对化学物品、运动用品和使用危险物品的工厂稽查,因此排定于10月3日至24日,至3类、200平方公尺以上17家工厂联合稽查,200平方公尺以下的33家工厂,也会由产发局稽查。
许健辉强调,之后每半年的联合稽查,也会将3类、200平方公尺以上17家工厂列为联合稽查的对象,并挑选其他种类工厂做稽查。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