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碳匯」是达成我国净零转型重要关键战略之一,海洋委员会主委管碧玲11日表示,为协助我国迈向净零转型目标,海委会已投入研拟「红树林碳匯方法学」,积极推动将蓝碳纳入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册,并结合涉海部会盘点蓝碳復育场域,扩大民间参与。
海委会表示,目前自然碳匯于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册仅有森林纳入统计资料,根据国立中兴大学教授林幸助研究,蓝碳生态系如红树林、海草床及潮汐盐沼等沿海植被生态系统,比起绿碳生态系(陆域森林)具有更高碳匯能力。
目前已完成红树林相关碳匯方法学,另「海草床方法学」预估今年底也能完成,后续将依据环境部「气候变迁因应法」相关制度规画,提送环境部审查。
海委会指出,在蓝碳相关方法学研拟过程中,将同步盘点我国蓝碳復育潜力点,规画未来将分阶段推动蓝碳温室气体减量计画,初期将先做蓝碳实地復育试验,在试验成功后则进一步推动公私部门合作示范计画,并建立蓝碳復育多元合作机制,鼓励在地社区、团体及企业等民间力量共同投入,型塑海洋碳匯联盟,全面推动蓝碳復育工作。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