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歷了新冠疫情打击,竹南镇国家卫生研究院为落实政府发展疫苗产业政策,面对各式严重新兴感染性疾病的挑战,提升自制疫苗的能力,在中央及民间的经费挹注下,国卫院在院区内新建生物制剂2厂暨建置战略平台资源库,12日由行政院长陈建仁主持动工典礼,期望能强化我国防疫能量。全部工程将以78亿元预算,预计在2026年完工。
国卫院表示,2020年初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其传染速度与规模前所未见,造成全球数亿人感染及百万人死亡,重创各国卫生体系与经济,也突显我国防疫科技研发链需因应大环境的改变进行提升。推动国家疫苗自制并强化相关基础设施,建立整合收集新兴传染病病原体与临床检体的平台,以增加面对疫情爆发时的应对效率,成为国家强力防疫后盾。
国家卫生研究院为国内唯一任务导向的医药卫生研究机构,2020年即受卫福部指示开始筹划生物制剂2厂及国家感染性疾病资源库(National Infectious Diseases Bank NIDB)的建置,在政府与民间的共同筹资78亿余元,12日在国卫院竹南院区举行动土典礼。
苗栗县长锺东锦以地主身分出席动土典礼,他在致词时为县民请命指出,苗栗为了国内科技产业贡献许多,也希望行政院能够全力支持提升苗栗的医疗水准,例如部立苗栗医院的设备人力全面提升,让县民拥有更好的医疗服务。
陈建仁则强调,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时,情况真的很困难,蔡英文总统曾经打电话给他,请他与AZ公司连络,他与友人连繫是否可以购买AZ疫苗?结果对方答覆订单都排满很难卖给台湾,所以才讨论为何不能自行研发制造疫苗,如果政府有一个很好的生物制剂厂话,在公共卫生及防疫上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
国卫院说明,预备兴建的生物制剂二厂包含6条产线、2单位ABSL-3实验室及国家感染性疾病资源库。6条产线採独立操作规划,其中2条产线生产卡介苗与抗蛇毒血清上市药,2条为提升产能至公吨等级以满足第一线防疫需求的新产品量产产线,2条产线则作为小量生产临床试验用新型产品,全面强化核酸(DNA、mRNA)、病毒载体、重组蛋白及不活化全病毒疫苗相关技术平台,并搭配国家感染性疾病资源库搜集之各式病原体和检体,建立疫苗开发「模组化」标准流程。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