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旅台乡贤王水衷(右八)捐赠70件科举文物,今日于县文化局举办特展揭幕剪彩仪式。(于家麒摄)
金门旅台乡贤王水衷(右八)捐赠70件科举文物,今日于县文化局举办特展揭幕剪彩仪式。(于家麒摄)
金门县副县长李文良(左)代表县长陈福海致赠感谢状给王水衷(右),感谢他的无私奉献。(于家麒摄)
金门县副县长李文良(左)代表县长陈福海致赠感谢状给王水衷(右),感谢他的无私奉献。(于家麒摄)
文化局副局长陈国兴(右)为罕见的八尺大对联「延祉受禧迎庥植福,宜富当贵长生未央」导览解说。(于家麒摄)
文化局副局长陈国兴(右)为罕见的八尺大对联「延祉受禧迎庥植福,宜富当贵长生未央」导览解说。(于家麒摄)
来自缅甸的金门大学外籍学生也特别到现场参观展出的珍贵科举文物。(于家麒摄)
来自缅甸的金门大学外籍学生也特别到现场参观展出的珍贵科举文物。(于家麒摄)
为期一个月的文物展将让人一窥科举时期,乡贤十年寒窗苦读的身影手笔。(于家麒摄)
为期一个月的文物展将让人一窥科举时期,乡贤十年寒窗苦读的身影手笔。(于家麒摄)

担任中华海峡两岸文化资产交流促进会理事长的金门旅台乡贤王水衷,继5年前将1130件清末至民初来自金门民间的银饰、织品等歷史文物捐赠给县文化局永久典藏后,今年再度捐赠有关家乡的珍贵文献及乡贤的重要书迹等70件以丰富馆中珍藏。今(14)日上午盛大举办「仙洲文采.科第留芳-王水衷捐赠文献特展」揭幕剪彩仪式,为期一个月的展出将让人一窥科举时期,这些旧时乡贤十年寒窗苦读、努力奋斗的身影手笔,见证科举之乡的辉煌年代。

「仙洲文采.科第留芳-王水衷捐赠文献特展」揭幕盛宴由副县长李文良、行政院金马联合服务中心执行长杨上德、前科技部常次陈德新、旅台金门同乡会总会创会长李台山、现任总会长杨维居、前金大校长李金振、金门县警察局长卢廷彰、县议会副议长欧阳仪雄、议员杨育菡、海印寺性海法师等人共同剪彩,后盘山的王氏宗亲更是集体搭游览车前来观礼,还有不少金门大学的外籍学生特别到现场参观文物的展出,热闹非凡。

据了解,老家在金门金寧乡后盘山的王水衷,在艺术文物收藏卓然有成,更乐于回馈社会,与大眾分享。1991年以来,参与「中华海峡两岸文化资产交流促进会」后,不仅致力海峡两岸文物交流与展出活动,更多次热心捐赠收藏品给两岸博物馆等单位。

2007年在其热心奔走下,排除万难,促成史博馆等单位提供齐白石、张大千等76位名家真迹,当年《翰海霞光-近百年名家书画展》也特别在金门展出。2010年底,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前夕,王水衷也将其珍藏辛亥革命文物无偿捐赠武汉市,参与辛亥革命博物馆开馆展出。2011底,王水衷更将他所收藏的台湾文献巨擘-王国璠生前一批珍贵藏书与资料,捐赠给国家图书馆典藏运用,还将500件旗袍捐赠上海博物馆,成为两岸文化资产交流积极促进者。

副县长李文良表示,非常推崇乡贤王水衷年轻时赴台打拚,在文物艺术品收藏领域勤恳耕耘,成为知名的收藏大家、鑑赏家,在事业有成后无私回馈社会;此次捐赠家乡有关的珍贵文献及乡贤的重要书迹等70件,更丰富了县文化局的馆藏,展现他热爱家乡的人文情怀。李文良也代表县长陈福海致赠感谢状给王水衷,感谢他的无私奉献。

王水衷说,他虽已离乡40多年,但不忘初、永不忘本,心心念念家乡的故人、故事,希望能为故乡尽一己棉薄之力。每当见到家乡的文物和文献,内心总有一股收藏的信念油然而生,相信这些文物与珍贵文献都应该留给金门,传承歷史,让后代子孙凭以怀思。

文化局长吕坤和指出,金门自宋朝陈纲开启登第之先,至清末科举结束,歷代统计共有52位进士,素有「海滨邹鲁」之美名。此次展出的文献中有66件科举考卷、《沧海纪遗》手抄本上下集二册、蔡廷兰八尺巨幅对联、生员吕化鲲、许维舟四条屏等文物,都是属于地区的重要文献;事实上王水衷曾在5年前就曾举办过「仙洲银影.吉庆生辉」捐赠银饰等文物特展,将1130件清末至民国来自金门民间的银饰、织品等金门民间文物,捐赠给文化局永久典藏,其无私奉献精神令人感动。

文化局表示,此次展出内容另有乡贤的重要书迹,诸如「开澎进士」蔡廷兰存世唯一纸质对联墨宝,内容写着「延祉受禧迎庥植福,宜富当贵长生未央。」为罕见八尺大对联,以精致蜡笺写就,分外异常珍贵。另如清末民初浯岛知名书法家许维舟所作四条屏,贡生五品奉政大夫吕化鲲四条屏及科考试卷等等。藉由这些文人书法,可以想见昔时浯岛鼎盛文风。

王水衷也补充说明,在歷年的收藏经歷中,陆续获得多种与家乡有关的珍贵文献,如《沧海纪遗》一书,此为明洪受所着,史籍称其人潜心力学,于经传多所发明。是书完成于隆庆二年,以补同安县志金门地方记载不足,故曰「纪遗」。此书为金门志的始祖孤本,见证金门的歷史源流。另有科举试卷约有六十余张,大部份是浯江书院的科举考卷,少部份来自同安双溪书院。

#金门县 #王水衷 #科举 #文献 #沧海纪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