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农业部统计,2022年游荡犬推估数量已来到15万9697只,游荡动物带来的社会安全及生态环境问题与日俱增。保育人士指出,2017年零扑杀法案上路之后,这个问题的恶化速度已经快到失控,遭犬猫攻击的野生动物死亡率更高达8成,强调全面禁止喂食才是减少游荡动物最有效的方法。
保育团体24日共同举办「游荡动物衝突危机记者会」,对政府提出游荡动物衝突的相关说明。
台湾爬行类动物保育协会理事长游崇玮表示,游荡犬猫在野外会猎杀、玩弄野生动物,尤其被长期喂养的个体每天在野外可游荡数十公里,期间被咬死的野生动物不计其数。而犬猫在野外通常并不安全也并不健康,须面对车祸、挨饿受冻、跳蚤蚊蝇、传染病、毒杀、陷阱等风险,让犬猫持续在野外游荡是人、猫狗、野生动物三输的局面。
台湾野湾野生动物保育协会课长廖朝盛表示,游荡犬猫攻击野生动物的状况越来越频繁,是救伤单位救伤原因前5名,根据野湾救伤统计,平均每11件救伤案例就有一件遭受犬猫攻击,遭受犬猫攻击的野生动物死亡率更高达8成,过去30年犬只攻击已经成为穿山甲创伤入院的主因,野放后的死亡的石虎高达半数都是犬攻击造成的。
蛮野心足生态协会研究员郭佳雯也针对「于特定生态热区试办特定臺湾原生种野生动物因犬只侵扰改善专案」计画提出批评,她说,目前整个试办计画的内容完全没有公开,但农业部却已经将112年特定生态热区之游荡犬族群分布与数量变动监测计画公开上网招标,呼吁主管机关不要闭门造车,让试办计画回归专业。
台南大学生态暨环境资源学系副教授许皓捷说,禁止喂养才是减少游荡犬数量的最有效方法,喂食会提高游荡犬族群的出生率和延长其寿命,使得游荡犬数量不断上升。而捕捉、绝育及野放(TNR)也无法减少游荡犬数量,除非绝育率长年维持85%以上,且无新弃养个体迁入。
农业部动保司副司长陈中兴回应,该计划执行过程中,若喂食是为了诱捕,那在成功诱捕后就不应该继续喂养,假如喂养已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可依《废清法》开罚,而全面禁止喂食可再讨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