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的江伯伯因右膝关节退化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未料9个月后膝关节肿痛,吃抗生素还是日夜都痛到无法走路,经诊断为人工关节感染引发蜂窝性组织炎,转诊到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治疗,医师先移除人工膝关节并置入3D列印活动型骨水泥让伯伯可以先告别疼痛,靠辅助器下床行走,待感染控制,再更换新的人工膝关节。
中国附医骨科部人工关节科医师林宗立指出,人工膝关节置换是老年人普遍且成熟的手术,成功率极高,但仍有1%患者发生术后感染,造成患者换了膝关节后疼痛、伤口红肿、窦道化脓、及蜂窝性组织炎久病不癒等,江伯伯很不幸就是发生术后深度感染,造成他红肿疼痛,分分秒秒痛如刀割。
林宗立说,慢性人工膝关节感染的标准治疗为2阶段手术:第1阶段手术为移除人工关节、并置入含抗生素的活动型骨水泥,文献显示,感染治疗成功率因此高达92%-95%,待感染控制后,再进行第2阶段手术移除骨水泥及人工关节再置换手术,可大幅降低感染復发。
林宗立说,与过去静态型骨水泥相较置入活动型骨水泥的膝关节活动角度大,可减少关节挛缩及肌肉萎缩,利于第2阶段重建手术;该院创新研发「3D列印活动型骨水泥」能显着控制感染,改善关节功能,增加活动角度,并减少併发症。
江伯伯也现身说法,表示,原本换人工膝关节前只是爬山、爬楼梯会酸痛,没想到换了9个月却发生严重感染,曾经1天吃6颗抗生素都是右膝一动就痛,坐立不安、无法入眠,找了几位医师都束手无策,「原来感染的源头是人工关节,怪不得蜂窝性组织炎一直吃抗生素治疗都不会好」。
如今移除了感染的人工膝关节,透过3D列印活动型骨水泥,让他告别疼痛,还可下床走路,江伯伯说,他本来就是热爱运动的过动儿,终于又有机会重拾热爱的户外活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